我国水产品自主品牌建设问题研究(2)
2015-05-29 01:15
导读:目前,水产品牌不少而名牌不多。例如,上海超市大约有加工水产品品牌309个,其中上海地区加工水产品品牌128个,占41.4%。知道水产品品牌的人仅占10%。
目前,水产品牌不少而名牌不多。例如,上海超市大约有加工水产品品牌309个,其中上海地区加工水产品品牌128个,占41.4%。知道水产品品牌的人仅占10%。水产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识度不强,必然影响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形象,及有关企业的水产加工品外贸出口。
如此众多的高科技发达的国家,在向我们提供飞机、汽车、手机、计算机、网络产品的同时,也在向我们这个水产大国提供特别低端的水产品,并借助中国古老的饮食文化来开拓市场。在我们刚刚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期阶段,我们缺乏市场意识,缺乏职业性的敏感眼光,缺乏对世界各进口国饮食文化的深入研究,缺乏有针对性的提供我们自有的独特性产品。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让老外一吃欲罢不能的品牌产品。
三、我国水产品贸易发展的品牌策略
品牌的导向作用不可小觑,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在品牌战略的竞争。而创建自主品牌和创造自主知识产权,要靠自主创新,靠科技投入。
1.政策上突出自主创新主导地位
过去我们的政策取向以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外技术为主,现在转换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把鼓励自主创新政策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发展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有效、覆盖全国的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战略工作机制,以及扶持政策体系。各个部门基本上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开展工作,扶持政策还不够配套,没有形成合力。针对我国水产业,必须尽快建立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各方面的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的政策规划和实施的机制。
(1)要运用财政、金融政策激励引导水产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采用政府拨款为主的多途径资助方式,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重点资助;对一般企业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给予低息、贴息等优惠贷款;通过对要求立项资助、优惠贷款项目的评估、审批有目的的引导,促使企业技术和专利向预定目标发展;鼓励重点企业发展名牌产品,选择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有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对企业技术引进、改造和开发等予以财政、金融等相关政策的重点支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妥善处理自主创新与引进外资外国技术的关系。从政策指导思想上把引进外资和国外技术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有选择地引进外资和外国技术,提高利用外资和国外技术的效率。选择性和附加条件应该是今后引进外资和国外技术的特点。
2.开展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联合,创建品牌强占市场
水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而当前我国渔业科技支撑能力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整体素质不高,产业层次比较低,基层服务能力存在弱化的趋势。在研究工作中,重实用技术轻基础研究,重经济效果轻公益性研究,重常规技术轻软科学研究,重大张旗鼓造声势而深入一线服务仍难到位。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储备不足,实实在在的技术服务又捉襟见肘。同时,科研机构改革处于新旧体制交替之中,科研主体转换尚需时日,研究工作在低水平上重复的问题并未真正摆脱。科研与转化、转化与推广、推广与应用,在体制上仍有“鸿沟”,“两张皮”现象还没有根本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力度不足。
在国外,80%的科研在企业完成。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基本游离于企业之外,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充分获取研发信息,技术和专利成果缺乏转化途径。我国水产企业应该吸取国外经验,积极开展与科研机构或高校的合作,共建技术中心,共同研究开发课题,共建高科技实体,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企业实际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对新培育出的具有重大市场开发价值的水产品品种,可直接采用品牌命名并加以注册。企业在水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对新品种直接采用品牌命名并加以注册,然后以授权、许可的方式在特定范围内进行新产品的推广,实行产加销一条龙经营。这样不仅可以对水产品创新成果进行必要的保护,还能够以此为契机进行水产品品牌经营,创建名牌水产品,塑企业良好形象,进而抢占市场,增强水产品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