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在营销战略中的应用(3)
2015-06-20 01:12
导读:(二)注重关系营销,扩大品牌追随者的范围 东方文化背景下,消费者忠诚度高,关系营销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
(二)注重关系营销,扩大品牌追随者的范围
东方文化背景下,消费者忠诚度高,关系营销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组织资源。关系本土化能保障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战略的成功,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他们赢得民众的信任。跨国公司应通过公共关系策略,在当地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亲和形象,使消费者看到他们的最基本价值观:同情心、公正、诚实、责任心和尊重别人等。加之有产品质量作为基础,可以将消费者民族主义情结转化为品牌追随者。同时,跨国公司要注重开发能够满足本地消费者需求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在充分理解中国本土文化特征、消费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以保持强势国际品牌形象的原有特色为前提,把洋品牌做“土”,采取亲情营销,以克服消费文化的隔阂,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制定准确的目标市场策略
“中国X世代”民族中心主义弱,是跨国企业最有利的目标市场,“中国婴儿潮世代”对洋货评价也颇高,所以,国际品牌在进入当地市场初期往往首先要瞄准这两个群体,而他们又能够起到消费示范作用。跨国企业应该用目标市场策略,让那些年轻或教育和收入水平较高的愿意接受外国产品消费者,尝试他们的产品,担当起“意见领袖”的角色。
四、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借鉴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提醒政府,在WTO原则下,当市场已经全球化、贸易政策普遍转向开放之时,政府对于民族经济的保护并非束手无策,而要从原来以关税或者非关税贸易壁垒限制外国产品进口的政策转而激活消费者的民族中心意识,培育消费者偏爱的国产品牌。
(一)政府要担当培养国产货消费观念的主角
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要求政府科学有效地推动“中国造”成为世界品牌,同时促使消费者意识到:世界变得越全球化,人们的行为越需要民族化。培育消费者对国货的偏爱,仅单个企业提倡国货营销远远不够。全球化时代下,政府政策导向既要符合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潮流,又必须引导公众建立对民族经济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政府机构及公务员在消费国产货行动上要起带头作用,政府大规模采购、办公用品、公务员个人消费等都要首先购买国货,要为偏爱国产货起示范作用。政府还要利用各种有效渠道加强热爱国产货的价值观教育,使消费者科学地认识到,外国货可能给民族产业和个人经济福利带来威胁以及购买国货的好处。
(二)政府要监督民族企业的行为,大力推广本国产品的形象
如果市场上个别民族企业不依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践踏消费者权益,那么它损害的不只是这个厂商的名誉,很可能损害民族企业或“中国造”的整体形象。所以,“中国造”的整体形象的树立,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督。除了行业自律外,政府在建立和维护民族经济的整体形象要发挥政策、法律、监督的作用,使本国行业有一个良好的形象,以此强化本国消费者的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加强公众对民族经济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政府也负有在国际市场上推广“中国造”形象的责任。单个企业无力承担建立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这个重任,企业的单独行动把握不好尺度,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最终损害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由此,由政府出面进行总体运作,必将有助于“中国造”的整体形象的提升,从而增加消费者的民族中心主义倾向。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五、结语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是全球化浪潮以来最受学术界关注的国际市场营销概念之一,是全球化背景下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在保护国货的时候可以运用的一个重要手段。总之,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充满更多机会的发展时期,面对具体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本国企业、跨国公司、政府需要紧紧抓住机遇,拓宽各自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