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品牌整合战略研究(3)
2015-08-05 01:03
导读:2.加强以品牌生产为龙头的农业企业化组织建设。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政府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以品牌开拓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组建农民生产专业化团
2.加强以品牌生产为龙头的农业企业化组织建设。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政府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以品牌开拓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组建农民生产专业化团体,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支持以品牌生产为龙头的农业企业化建设,对其扩大再生产给予优先贷款,在区域开发、基地建设和产品生产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集中优势,争创名牌。通过龙头企业基地、订单、股份合作等途径,以利益为纽带,以品牌为载体,将分散的千家万户联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品牌农产品群体,作为农产品品牌战略的组织依托,积极推行标准化“统一”管理,辐射带动基地和周边农户,带动农产品品牌发展。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组织,给予必要的经济帮助,促进其生产水平和经营能力的提高。
3.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区位品牌。区位品牌往往蕴含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它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使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是20世纪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为有效保护本国特色产品而采取的重要制度体系,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中所认可的通行保护规则,地理标志产品由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在法律上受永久保护,对推进区位品牌具有明显作用。因此,要积极开展品牌经营,尽快把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农产品申请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形成区位品牌。产业区位是品牌的重要组成要素,空间布局是规模经营的前提,而规模经营则是品牌整合的基础。由于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有赖于大面积的生产基地和大量的生产经营者为其提供统一质量标准的农产品,因此要以各地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为前提,加强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积极培育农业特色块状经济,努力建设一批拥有一定规模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建立地域农产品品牌危机管理机制。企业除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保障质量外,必须建立地域农产品品牌危机管理机制,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针对地域农产品品牌危机的预防、处理以及如何挽回地域农产品品牌的声誉等,编制专门的
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鉴于农产品影响面往往较广,建议政府牵头成立会同工商、质监、经贸、农业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地域农产品品牌危机处理领导小组,建立危机善后处理机制,在发生农产品品牌危机时,协调一致,及时控制危机的蔓延。企业做好沟通披露信息工作,处理好与各级新闻媒体、政府、专家与公众的关系,认真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尽快恢复地域农产品品牌形象,争取化危机为转机,使原有的品牌继续生辉。
5.加强农产品质量控制,建立品牌质量认证体系。在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过程中,按标准组织生产管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安全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是打造品牌的基石。一整套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应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技术标准系列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坚持把全面质量管理贯穿始终,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产品质量监测,稳定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实现品牌标准化管理。针对品牌整合之后产生一些区位品牌,更要注意品牌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管,除注意一般性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外,还应特别注重产品保真认证和产地认证,这是保护区位品牌的基本手段,防止产业聚集区以外的产品滥用区位品牌,损害品牌形象。
6.实施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是竞争力的源泉,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加工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从总体上改变农产品竞争力低下的状况。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必须走“科技兴农”道路。依靠技术进步,加强新品种引进培育,提高自己的产品开发能力,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特色,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生产有个性的异质性农产品,以新产品、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产品保持品牌的生机和活力,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品牌产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