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有资本退出中的市场缺陷(2)
2015-08-14 01:12
导读:信息分布失衡是影响国有资产转让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这种失衡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潜在购买者之间的信息分布失衡,原因在于产权转让信息没有在一个
信息分布失衡是影响国有资产转让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这种失衡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潜在购买者之间的信息分布失衡,原因在于产权转让信息没有在一个足够大的范围内进行充分披露,导致的问题是部分潜在购买者丧失购买机会,不能形成购买方的充分竞争;②不同竞价者之间的信息分布失衡,原因在于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个别竞价者拥有内部信息,导致的问题是购买竞争低效率;③购买方与内部人的信息分布失衡,即国有企业的内部经营者明显地比外部购买者拥有更多的有用信息,这种不均衡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常常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内部经营者可能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均衡促成有利于自己的转让方式和转让价格;二是有利于内部经营者与外部购买者合谋瓜分国有资产。刚刚实行的MBO宣布告停,就在于内部人收购国有股权当中的非等价支付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产权交易过程缺乏规则主要表现在:①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国有资本退出的速度和幅度,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可以具体指导国有资本转让的相关,如在国有股定价问题上除规定定价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等粗线条的意见外,缺乏可操作的实施细则或标准化、量化的模式。②我国目前的很多国有资本退出采用协议转让国有资产的方式,没有实现透明化运作和公开的招投标竞价。这样就不可避免也产生一对一的讨价还价和小范围的合谋行为,难以进行必要的过程监管和效果考评。
由于缺乏一个高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和宽范围的信息披露平台,信息分布无法均衡,产权交易过程难以规范,使国有资产转让有了更多的人为操作空间,国有资本的退出领域成了部分接近权力阶层的非国有资本的寻租场所,引致了各种各样的寻租性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三、中介服务市场无法形成对国有资本退出的有利支撑
1.投资银行缺位。国有资本的退出由于涉及的数额巨大和手续复杂,为了提高成功率,往往需要专门的中介机构,运用其高度专业化的知识、技术及经验为交易双方提供策划、咨询等服务。在国外,专门承担这一中介服务的一般是投资银行,然而真正的投资银行在我国尚未形成。,扮演投资银行角色的一些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只不过在执行着投资银行的某些原始职能,与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中介服务还有很大差距,无法满足国有资本退出的需要。
2.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弱势执业。在国有资本退出中,对国有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是重要的一环,评估价值是否合理直接国有资产转让价格的形成。由于国有资产缺乏人格化的产权主体,相关资产评估机构在执业时出于稳定客源考虑或屈从外来压力往往会低估国有资产的价值,使利益向非国有方倾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缺乏独立的强势执业者和中介机构不仅影响了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正常转换,也严重影响了中介市场的良性。
3.低水平的人才服务市场难以担当人才分流的重任。随着国有资本的退出,原国有的富余人员都要从企业中分流出去,势必造成大量失业。这部分失业人员的正常流向应该是进入人才服务市场寻找机会重新就业,但就我国目前的人才服务市场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的人才服务市场中介服务还只是粗放式服务,人才开发服务与人员就业服务混在一起,在一般层次上运转,整体水平不高。同时,由于人才尤其是中高级人才的流动与配置还受身份、户籍、部门与区域的限制,单位自主用人还难以真正到位。市场机制对人员流动和分配的调节作用还十分有限,短时间内很难承担起分流大批失业人员的重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总之,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子系统的配合和协调。当务之急不仅要加快国有资本退出,还要加紧国有资产立法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如集中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搭建全国性的信息披露平台、疏通民间资本的进入和退出通道、拓宽下岗职工安置渠道等,使国有资本的退出能够在一个完善、有序的宏观环境下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