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世界名牌的共通性(2)
2015-12-28 01:09
导读:跨国公司与世界名牌的关系 跨国公司与世界名牌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凡大型跨国公司必有世界名牌,凡世界名牌必以跨国公司为后盾或支撑,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与世界名牌的关系
跨国公司与世界名牌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凡大型跨国公司必有世界名牌,凡世界名牌必以跨国公司为后盾或支撑,跨国公司是世界名牌的载体。” 由表1可以看出,全球排名前5位的著名品牌都属于世界500强中的跨国公司,或者说世界500强中的跨国公司都拥有自己的著名品牌。
从表面上看,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名称和品牌名称相同,但其内涵却有所不同。首先,跨国公司是资本集中和组织结构世界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跨国公司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性企业实体。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集中了越来越多的资本。联合国1986年制定的《跨国公司行为守则》在跨国公司的定义中指出:“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更多的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美国哈佛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认为,跨国公司必须在6个以上国家设有子公司或附属企业。为了有效地进行跨国经营活动,保证跨国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跨国公司必须建立一套与其跨国经营战略相一致的组织形式。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在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经营活动。虽然近年来该公司也在开展多样化经营,但产品仍以饮料为主。该公司建立了一套地区分部的组织结构,将饮料业务设有四个地区分部,即美洲分部、欧洲分部、非洲分部和太平洋地区分部。每一地区分部都设有职能机构,如计划、销售、财务等部门,每个地区分部都由一名经理人员负责。由此可见,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呈世界化的特征。世界名牌是无形资产(自主知识产权)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名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不仅具有强烈的市场开拓力,而且它本身也有价值,并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2002年排名第一的世界品牌是美国的可口可乐,它的价值为696. 37亿美元,相当于其年营业额的3.5倍。这些名牌的价值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各企业长期努力培育的结果。拥有世界名牌,是大多数跨国公司所具有的所有权优势,也是它们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许多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并逐步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如在快餐业有肯德基和麦当劳,通讯市场有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等,碳酸饮料市场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上述情况说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已经由输出产品、资本,逐步发展到直接输出品牌。跨国公司纷纷将所拥有的世界名牌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向外扩张,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总之,跨国公司和世界名牌两者互为表里,但是世界名牌则是在新世纪更为重要的武器。它主导着跨国公司经营的方向,是实力的体现。当然世界名牌也要依托跨国公司作为实体后盾才能生存和发展。
跨国公司与世界名牌的形成
世界名牌是动态变化的;跨国公司也是动态变化的。二者相互之间的消长变化大体上取决于三个因素: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二战结束后,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大体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是发达国家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冲击,使基础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发达国家再次调整产业结构,把一部分高能耗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向新兴工业国家转移,形成第二次产业升级浪潮。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台湾地区抓住机遇发展了汽车、造船、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使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第三次世界产业转移浪潮出现在80年代以后,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将由传统产业向知识产业升级,着重在知识技术密集领域和行业发展,不但将资本密集型产业,甚至将一些知识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