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经纪业务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2)
2016-02-20 01:14
导读:在辨识出上述相应的细分变量后,接下来是把它们组合起来完成对市场的总体细分。为此,我们运用的基本工具是市场细分矩阵。经过对上述四变量的筛选
在辨识出上述相应的细分变量后,接下来是把它们组合起来完成对市场的总体细分。为此,我们运用的基本工具是市场细分矩阵。经过对上述四变量的筛选、类别确定和组合,我们得到的证券经纪业务市场细分矩阵如下图所示。
上图显示市场被细分成14个子集。以子集1为例,它代表着这样一个子市场客户成交量大,且居住在市区,营业部通过直销方式服务客户,且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在被细分的市场中,每家营业部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从中选择在哪一个子市场展开竞争。
二、证券经纪业务市场细分下的营业部分类
虽然有了市场细分这个前提,但是营业部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子市场进行业务开拓,从而实现该地区整个证券经纪行业的有序竞争,还必须对营业部进行分类。毫无疑问,任一产业内的企业都有经营业绩的优劣之分。对处于同一地区的证券营业部,其经营水平和赢利能力也必然各不相同。而且,营业部之间的优劣之分不仅相当明显,而且已渐成定局,这就为同一地区营业部分类提供了可能。
笔者建议运用多元统计的聚类分析法,对证券营业部进行统计分类。(1)分类目标。以经营业绩和实力水平为主要依据,将同一地区内的所有营业部按照从优到劣分成三个等级。(2)变量选择。变量的选择应当与聚类分析的目标密切相关。据此,推荐这样四个变量:利润、成交额、客户保证金、托管市值。笔者认为,这些变量能较好地反映营业部的经营业绩和实力水平。(3)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数据选择距离研究时间最近的连续三年年度数据(以2007年为例,可选择2006年、2005年、2004年三年数据)。之所以选取三年,是因为不同年份的数据所得到的分类结果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为了客观地反映一个营业部所属等级,采用三选二办法,即某营业部在三次分类结果中,只要有两次属于某一等级,就将之归入该等级(在一个较稳定的市场中,一般不存在一个营业部在三次分类中属于三个不同等级的情况,万一存在这种情况,则取平均值,将之归入第二等级)。样本选择统计期内正常营业的所有营业部。(4)分析软件:SPSS11.5-聚类分析(HierarchicalC1uster)。
大学排名
三、基于市场细分的经纪业务营销策略
市场细分和营业部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各家营业部在不同的子市场拓展业务。
第一等级的营业部,主要应拓展细分矩阵的1、2子集,兼顾3、4子集。该领域客户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实力雄厚,对营业部提供的产品品质、服务和产品附加值更感兴趣,他们对价格不敏感,甚至需要以高价格来满足其炫耀和富有的心态。对此,第一等级营业部应发挥品牌优势,模仿零售业中的品牌专卖店特点,为高端客户提供能满足其身份象征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格调高雅的投资环境、丰富的金融产品、专业而周到的理财服务和投资顾问服务、组建投资沙龙等,使客户感到物有所值而心甘情愿支付高价格。而对于现存的10万元以下的客户,建立以电话服务为基础的财务顾问中心,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这种模式的先例是美林证券,美林收取的佣金很高,平均每笔交易在100至400美元之间,它能为客户提供终生资产运营计划、税务咨询和资产投资组合建议等全方位服务。美林的“综合性选择服务”是针对客户个性化要求开展的差别服务,通过差别化的服务和差别化的价格,形成强大的、独特的竞争力。美林又通过发展“现金管理帐户”促进银证保业务集成化,通过发展“综合管理账户”进入资产管理业务,而这些业务又反过来促进了经纪业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处于第三等级的营业部,主要应拓展细分矩阵的11、12、13、14子集。这些营业部因自身条件所限,无法吸引高端客户,而这四个领域客户的特点是成交量小,经济实力有限,因而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更高,而对质量和服务的敏感程度较低,其货币的成本相对其他方面来说更为重要。当不同业态中有同类商品时,他们会选择到价格更为低廉的营业部购买。对此,营业部可模仿折扣店模式,即产品种类齐全、价格优惠,可能发生的费用最少;甚至可以采用无店铺模式,让投资者完全进行远程购买,最大限度地减少费用,营业部只须保证设施完备、服务无误,该模式的先例是E-trade。E-trade的特点是与多家信息服务公司合作提供各种大众化的投资信息,客户可按所提供的信息自行交易。这种模式的收费低廉,一般每笔交易约10美元。它完全以互联网络方式提供纯虚拟的投资与服务,利用尽可能低的佣金吸引那些对价格敏感而对服务要求不高的自助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