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语言教学探讨(2)
2016-06-10 01:02
导读:3.话因人异。学生举例:一次误闯入高档时装店,问衣服价钱,服务员说:“这些衣服风格成熟,价位又比较高,像你这样年轻时尚的女孩子,不太适合
3.话因人异。学生举例:一次误闯入高档时装店,问衣服价钱,服务员说:“这些衣服风格成熟,价位又比较高,像你这样年轻时尚的女孩子,不太适合,你应该去找些价格适宜,不喜欢丢了也不心疼的。”我知趣地很有面子地走了。这位售货员懂得对我们这些穷学生怎么说才有效而不伤我们的自尊,不像很多势利眼:“摸什么摸,买得起吗你?”师生讨论归纳:谈话要有强烈的对象意识,话因人异,根据谈话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文化知识水平及思想状况区别对待。话讲得好不好,不仅要看话语是否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还要看谈话内容是不是符合谈话对象的需要,对方是否乐于接受。俗话说“对着先生就谈书,对着屠夫就讲猪”。如对知识分子,用语文雅、委婉;对工人同志,用语直接、爽快;对乡下老大娘,用语则通俗、朴实,这就恰到好处的适应了不同对象的不同爱好和文化修养。总之,要在了解对象的基础上,说出合适、有礼、让对方喜欢的话,人喜则语言易入。
4.话随语境。学生举例:在和客户约好签定交易合同的时间、地点到达时,发现客户正为家庭变故而满脸愁容,无心交易,聪明者尽管心急火燎也应及时控制自己的签单欲望,表示善解人意地顺客户话题与之分愁解忧,使客户易于因你的理解而接受你,最终接受合同。师生讨论归纳:说话人须注意随着语境的需要来选择话题,随着语境的变化选择语言方式。轻松的、严肃的、喜庆的、悲伤的、热烈的、冷静的、详尽的、简略的……如果说话内容或方式不合时宜,必遭众人“侧目”,也将妨碍营销目的。良好的情境有助于社交口语轻松明快,说话人心情愉悦,也有助于听者接受信息,激发共鸣。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大学排名 5.话贵巧善。学生举例:暑假做推销实习时,我的业绩比同伴好,我自认为原因是懂得对顾客说好话。只要你真诚地认为每个人都有他(她)自己的长处,就易于找到别人的优点而发自内心称赞他(她),获得他(她)的认可,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比如我虽然推销的是脸部化妆品,对脸部有缺陷的小姐实事求是说:“你的头发真柔顺,脸部再滋润点就完美多了。”她会因我的具体称赞而乐意接受我的建议,买上一点化妆品。师生讨论归纳:在注重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注意通过具体的优化语言来提高表达效果,如采用委婉、幽默、称赞、模糊和暗示等等巧妙而善意的方法,将会更加出色。这种语言的巧善,并非玩轻浮的花言巧语,而是庄重的语言技巧。巧在能巧妙地打开对话的大门,让对方愿意和你交流。巧在能巧妙地接受和拒绝对方的意见,不论是接受或拒绝,对方都能认为是通情达理的。还巧在能通过巧妙的语言化解双方的分歧。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下来,学生们通过收集、讲述、问答、讨论,了解了大量营销语言案例,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以及教师最后针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概述、强调,使大家的思路更清晰,理解更深透,记忆更牢固。当然,营销语言非常丰富,不一而足,课堂上只能择其一二作为抛砖引玉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事实证明,这种学生先预习、思考,再通过师生共同归纳分析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虽然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相关问题,但效果绝对比课堂单纯的空洞讲授好得多,至少有以下优点:一是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感性认识后,再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案例,逐渐理清营销语言的基本要领,体会更深。因为所分析的是学生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自己身边的案例,大家比较感兴趣,气氛十分热烈。学生在自述和与老师的共同评析中,逐渐看清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找到营销语言主要技巧运用的规律,培养了语言运用能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习,学生兴致很高,教师也能顺利完成教学计划,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效果。二是通过预习、讲述、分析讨论,提升了学生自问自查的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