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探究性学习提升营销专业学生策划能力(3)
2016-06-22 01:03
导读:第三步,学生根据自己的策划文案写出方案综述或提纲再提炼为讲稿,对策划成果进行汇报,通常要求学生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手段,给学生以成就感,荣誉
第三步,学生根据自己的策划文案写出方案综述或提纲再提炼为讲稿,对策划成果进行汇报,通常要求学生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手段,给学生以成就感,荣誉感,进一步激励学生钻研理论提高技能的热情,同学之间积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实际上是运用了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促进事物的发展的原理。
由于绝大部分同学没有上过讲台、没有独立写过论文报告、更谈不上作策划案,还要在大家面前介绍自己的方案,对于他们来说既有一定难度也充满了挑战,只要很好引导,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这一阶段,教师对整个操作过程作出综合评价,表扬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强调整个操作过程中的原理、要领,适当地指出一些不足,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案与其他人的方案进行比较。这样基本上就能把理论融于专业技能当中,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其自我学习能力得以加强,一般都能较好的完成操作任务。
四、营销策划课程运用“探究—研讨”教学法的过程分析
在“探究—研讨”教学中,对教师上好课程最有意义的课题是学习动机的激发,这可以说是启发学生的实质性问题。只有真正让学生了解了这种方法对他们的实际作用和预期结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与参与。这是课程成功的基础。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
本方法最大特点是彻底改变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实际不会做策划的状况。在实施过程,课堂教学由教师的单向传授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相交流,变教师唱独角戏为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仅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能力。
2.给学生提供了提取、加工信息和发散性思维的锻炼机会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传统教育给学生储存、积累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着重学生的收敛思维的培养.而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获取、加工信息的机会,因为他们为了制定策划方案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或者提前自学课内外的相关理论,即将书本上的东西变为自己的知识,从心理学上分析,每个大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欲,都想在课堂上充分表现地“自我”。因此,他们在制定策划方案的过程中其实已学习了大量的超范围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的高度参与,特别是策划都是一些尚未有定论的方案,学生从各个不同层面去思考,寻求不同答案,打破传统提供单一结论性东西,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上台讲解的机会,同学得到展示能力的机会。一些平时不太引人注意、性格内向的同学经过充分准备,落落大方,表达自如,板书工整,令其他同学刮目相看。一方面,这些同学树立了自信心,另一方面给其他同学一种激励,希望下次自己上台时要讲得更好。因此,在无形中形成一种潜在的竞争意识。而且,在后面一段讲授的同学往往能吸取前面同学的经验,比如心理紧张、语言表达条理性差,没有重点等方面问题。经过老师在每次课堂的总结评点,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逐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表达技巧。使学生意识到,一个人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能巧妙地表达、展现出来才能被社会认可。
4.强调能力训练,淡化形式上的作业
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另一显著特点是不布置常规作业,以符合专业要求的策划方案和汇报作为平时考核标准。在传统专业课教学中,老师布置作业,绝大多
数学生是抄笔记敷衍上交,过后忘得一干二净。而采用做策划方案和上台汇报的方法,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特别深刻。为了让同学们相互学习,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策划能力和文字能力,要求每个同学将自己的策划方案和上台汇报内容制成电子文本,以此作为汇报的条件。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态度更加认真。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五、感受与结论
我们运用“探究-研讨”教学法进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活动已经二年多了,作为教育部试点专业的重点课程建设内容,该课程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受到学生的欢迎与好评。实践中我们发现探究—研讨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整个策划过程由学生自行完成,学生起积极主导的作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能够主动去发现策划的特点,对策划活动的动作实现尽可能的知识迁移。这样可有利于掌握知识与实现创新,直接影响到技能教学的整体效果。探究—研讨实践活动使得学生的策划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