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县级农行打造成县域主流零售银行(3)
2016-07-18 01:00
导读:四、对县级农行打造县域经济中主流零售银行的几点思考 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
四、对县级农行打造县域经济中主流零售银行的几点思考
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支点和载体。而农行又具有一级法人体制上资金力量集中、城乡网点网络一体化和历史上有专业支农经验等优势,建议在县域农行进行试点,创新一套有别于城市行的业务运行流程体系,探索县域农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有效发展路径和模式。
1.面向“三农”,服务县域,细化市场定位。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市场定位已经明确,稳步有序地推进股份制改革,贯彻落实好市场定位战略目标,必须根据县域农行自身经营管理条件、当地资源条件、宏观调控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实施县域农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市场开发上广泛寻找“三农”产业链和县域产业链上的优质项目和优质客户。要建立健全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授权、管理链条、组织机构等,对县域农行在信贷政策和财务资源配置上相应倾斜,对原有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修订,引导县域农行巩固和发挥自身网络、产品、服务等优势,积极支持县域发展中小企业、种养专业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办成联通城乡资金结算、商品流通的县域主流零售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
2.适应县域经济特点,完善信贷授权授信管理。应结合县域支行实际,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按照商业化经营的原则,自主经营、自求平衡、自担风险,增强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确保各项经营目标的实现。适当加大县域信贷授权授信权限,对经济强县支行优先考虑,如扩大个人信贷业务范围和业务品种,将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业务作为门市柜面业务,把资产业务做大做强,抢占市场份额。对县域农行授权授信,要从有利于支持中小企业、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支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规模结构调整的大前提出发,制订指导性政策,做到一行一策,分类管理,对经济强县地区农行在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适度松绑,加大县域信贷投入力度。一是适当下放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减少中间环节;二是对县域的存差行增加信贷投入,调整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三是对有效资产抵押贷款适度放宽限额和审批权限;四是适当下放办理差额银行承兑业务的权限。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充分发挥城乡网络优势,实行规模化经营。面向“三农”,依托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延伸县域信贷服务内涵,发挥网络和在信息智能方面的优势,实行资金、信息、技术、产品多元化服务,带动千家万户产业客户和龙头企业的产、供、销一条龙,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联合,实现联动辐射的经济效应。县域农行在服务对象上,注重二、三产业,优先定位于园区工业、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以及城乡个人高、中端客户,应顺势而为,集中资金和规模,侧重支持经济效益佳、市场前景好的民营企业,向规模经营的企业和项目转移,向高科技和新兴产业转移,分散信贷风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自身经营效益的提高。
4.创新金融产品,打造县域主流零售银行。业务产品是发挥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职能的载体,必须体现服务功能有效发挥、风险有效防范和创造最佳效益的理念。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外向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要善于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努力开发对县域自主建设和引进的优质项目进行扶持的产品,开发对成长型企业和有一定积累私营业主扩大再生产的贷款产品;针对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趋势,设计诸如“城市化建设贷款”项目,支持县域和重点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农村抵押难的问题,推出个体商户联保、中小企业联保、担保公司担保、仓单质押、权益质押、农业订单质押等形式的担保贷款;在农村综合理财上,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存款、保险、基金、国债一揽子业务产品,试办外出民工“打工创业贷款”和“代发民工工资”等业务。总之,要充分利用长期以来在县域熟悉市场和客户、品牌认知度高、亲和力强等优势,坚持整合传统业务产品与开发新产品并重,不断加大信贷投入,拓展城乡居民个人理财、金穗通宝卡、网上银行等服务领域,以崭新的姿态和形象,把农村行网点办成多业务品种、多经营功能的“连锁超市”,把县级支行打造成县域经济中的主流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