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加强绿色营销创建和谐社会(2)

2016-07-24 01:08
导读:商场里琳琅满目的绿色食品、绿色 服装 和绿色汽车、环保相机等绿色产品已经占领了一部分高端市场。柯达公司生产的绿色相机,零部件的回收率可以高

  商场里琳琅满目的绿色食品、绿色服装和绿色汽车、环保相机等绿色产品已经占领了一部分高端市场。柯达公司生产的绿色相机,零部件的回收率可以高达总重量的87%,特别是名为“相迷救星”的绿色相机,其机芯和电子部分的回收并循环使用可达10次以上。绿色相机的问世,即减少了工业垃圾的污染,又大大节省了社会资源。而联通开发的CDMA,是一款“准绿色产品”,说他是“绿色”的,是因为它相对于其他手机对人体更加安全、健康,说他是“准绿色”,是因为就手机自身的材质,还达不到可回收、无污染。因此,在信息产业中,对绿色产品的开发、设计和投入还远远不够。“白色垃圾”问题亟待解决。绿色产品的开发是绿色营销的支撑点,面对大量的商机,企业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及时开发绿色产品。尽量使用无公害、易分解的新能源、新资源: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节能降耗;同时引进外国先进的环保技术,力求资源的回收再生,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要考虑产品的使用安全与使用后的废弃物无环境污染,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面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符合国内外环境法规要求的绿色产品。
  
   (三)采用绿色包装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包装在人类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人们生活和世界贸易往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过度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已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发展绿色包装,把包装业纳入循环经济轨道,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绿色包装要求实现包装减量化(Reduce)、重复利用化(Reuse)、循环利用再生化(Recycle),可降解腐化(Degradable)原则,即通常的3RID原则,它充分考虑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对资源、能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着力降低包装材料的环境负载,实现包装功能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平衡和统一。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绿色包装是绿色营销的引擎,企业要把以促销为主的包装观念转变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包装观念。针对信息产业部门,主要是提供网络服务,牵涉到包装物的主要是各种手机及相关配件,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第一,针对各类手机,可以简化包装或替代包装。所谓简化包装,是指减少包装材料,如减少包装体积、厚度:所谓替代包装,现阶段主要是指“以纸代塑”;第二,可回收再利用包装,这是合理利用材料,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已得到各国重视。消费者如果自己使用,完全可以开包后取走手机,由销售方折价回收包装物。第三,针对各种手机配件,如电池、充电器、网线、耳机等,应通过技术研发,尽可能使配件通配各款手机,提高循环使用的效率。对不可循环使用的,应集中回收,集中处理,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并增加对消费者使用和处理包装物的宣传及处理方法说明。
  
  (四)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
  所谓绿色价格是指附加了开发绿色产品的知识、劳动和物质投入而高于传统产品的价格。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导致不少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效益,认为对环境搞投资是无谓地增加生产经营成本,加重企业负担,得不偿失。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环境投资应作为成本计入绿色产品价值,从而可以获得比经营同类型非绿色产品更高的利润。对企业来说,事先防治污染与事后处理污染的代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更何况有些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对当前及未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要充分认识增加环保投入,不是企业多余的负担,而是企业节能降耗、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瞻性投资。必须确立全新的绿色营销观念,寓环保意识于生产经营决策之中,努力谋求企业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尤其是外贸企业,必须认识到绿色营销已经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战术选择,而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的必备条件。
上一篇: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市场信息创建营销竞争优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