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文化释疑(2)
2016-09-11 01:28
导读:可见,一个完整的企业既不能没有企业文化,又不能没有品牌文化。品牌文化的辐射力张扬企业、张扬企业文化。 品牌文化与商品文化 商品是有形的,有
可见,一个完整的企业既不能没有企业文化,又不能没有品牌文化。品牌文化的辐射力张扬企业、张扬企业文化。
品牌文化与商品文化
商品是有形的,有生命周期或使用寿命的、价值极易确定的劳动生产物,其商品文化是一种“硬文化”,因商品文化以产品为载体、以物质实体为依托,以人们对产品的鉴赏力为表象。商品文化作为一种“硬文化”,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蕴含着文化,绝大多数产品并无文化可言。正如马克思所言,从小麦中并不能品尝出资本主义的味道。同时,仿制品、赝品、假冒伪劣品、市场生命周期极短的产品等也毫无文化可言。同一种产品的历史年代越久远,其文化内涵越丰富。商品文化作为一种“硬文化”,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种研究文化。产品是自人类以来劳动的结晶,它是第一产业(农、林、矿产业)和第二产业(制造业)的成果,即使有商品文化也仅局限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品牌文化相对于商品文化而言是一种“软文化”,品牌相对于产品而言是一种无形资产、无形资源;品牌相对于产品权而言是一种知识产权。品牌原于商品,并以商品为载体,但品牌并不是物质的,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是商业名称及其标志的组合,是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的集合。品牌作为一种文化,作为一种品牌文化,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不同品牌的同一类产品或服务之间的价格差异并不大,但同一类产品或服务中不同品牌的价值其悬殊是巨大的,如可乐饮料中的“天王巨星”品牌—可口可乐的价值接近千亿美元,而一些“默默无闻”的可乐品牌,可能分文不值,这种品牌价值差异是品牌文化含金量的差异。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商品总是具体的,具体的商品都有市场生命或市场寿命,这也正是产品创新、产品更新换代的源泉。每一类具体的产品不仅是变化的,而且是会寿终正寝的,每一类具体的产品不仅是分档次的,而且是品牌繁多的;每一类具体产品不仅是大同小异的,而且是各企业可套用与生产的。但品牌并非如此,品牌是将竞争者之间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品名”和“品标”,它具有排它性,品牌没有市场生命周期,品牌的寿命与产品市场生命并无直接联系。一种产品市场终结并非意味其品牌的终结,品牌的寿命取决于品牌的运营,成功的品牌运营不仅使品牌永久不衰,而且使其价值及潜在价值不断升值,这正是品牌文化作用的结果。
品牌离不开产品,但并非所有的产品都有品牌,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中国制造”的产品,但这并不等于我国的品牌誉满全球。“中国制造”正好是另一种情景,“中国制造”是有产品无自主品牌。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一本书中曾写道:“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出口的“中国制造”产品,其主体是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一旦贴上“洋品牌”,在海外市场上的“身价”看涨,但它落入品牌所有者的腰包,外商靠品牌等“软文化”赚一个满贯,产品制造者靠体力与资源拿一点辛苦钱。没有品牌的“中国制造”产品不仅卖不出价,还被人喻之为“地摊形象”,而且没有文化输出,没有民族文化输出,没有影响消费观念、消费理念,甚至人生价值的理念输出。品牌一旦走出国门,它就是民族文化的象征,“麦当劳”吃出来的是美国文化,奔驰开起来是法国文化,索尼听起来的是日本文化。不管其汉堡包产自何处,汽车由哪国制造,随身听由谁生产,只要贴上麦当劳、奔驰、索尼的品牌,其民族文化就鲜明地体现出来。产品本身是没有灵魂的,品牌才是产品的文化,品牌才是产品的实质,品牌才是产品的灵魂。
大学排名 我国需要的是品牌文化,需要的是自主品牌闯天下,21世纪是品牌文化时代,改变90%出口产品无自主品牌的现状是弘扬品牌文化的当务之急。21世纪,企业经营的重点将不是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而是营销品牌文化,处理好足以影响品牌资产的关系利益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品牌文化代表的价值远远超出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创造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