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过失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以美国法为中心(8)

2014-05-21 02:52
导读:[23] See Robb v. Pennsylvania R. R.,210 A. 2d 709-715(Del. 1965). [24] See John C. P. Goldberg, Anthony J. Sebok, Benjamin C. Zipursky , Tort law Responsibilities and Redress(2nd edition)Wolters

   
      [23] See Robb v. Pennsylvania R. R.,210 A. 2d 709-715(Del. 1965).
  
      [24] See John C. P. Goldberg, Anthony J. Sebok, Benjamin C. Zipursky , Tort law Responsibilities and Redress(2nd edition)Wolters Kluwer(2008), p.p.701-705.
  
      [25] See Ferrara v. Galluchio, 152 N.E.2d 249, 252 (N.Y. 1958).
  
      [26] See Stafford v. Shultz, 270 P.2d 1, 8 (Cal. 1954).
  
      [27] 曾世雄教授将行为人能注意之程度分为五类:一般人所不能注意、一般人所能注意之极限、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处理自己事务同一注意和一般人所能注意之起点。参见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
  
      [28] Molien v. Kaiser Foundation Hospitals,27 Cal. 3d 916; 616 P.2d 813; 167 Cal. Rptr. 831; 1980 Cal.
  
      [29] Dan B. Dobbs, Undertakings and Special Relationships in Claims for Negligent Infliction of Emotional Distress, Arizona Law Review (Spring 2008)
  
      [30] Nancy Levit, Ethereal Torts, Vol 61 Geo. Wash. L. Rev. p. 136.(1992).
  
      [31] See Smolla, Let the Author Beware: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American Law of Libel, Vol 132 U. PA. L. REV. 1 passim (1983).
  
      [32] See Stanley Ingber, Rethinking Intangible Injuries: A Focus on Remedy, Vol 73 Calif. L. Rev. p. 772 (1985).
  
      [33] 美国的法律重述的草案分为Preliminary Draft, Council Draft, Tentative Draft和Proposed Final Draft等。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34] See Dillon v. Legg,441 P.2d. 912,914,920-921 (Cal.1968).
  
      [35] 与美国不同的是,欧洲一些国家既允许亲眼目睹了该事件发生的亲属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也允许事后知晓该事件的亲属获得赔偿,但要求必须是在该事件发生后不久。See Cees Van Dam, European Tort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147.
  
      [36] See John Diamond, Rethinking Compensation for Mental Distress: a Critique of the Restatement (Third) §§ 45-47, Virginia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and the Law (Fall 2008).
  
      [37] 陈聪富:《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38] See Gardner v. Cumberland Tel. Co., 268 S.W. 1108, 1110 (Ky. 1925)
  
      [39] 极端和无礼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二者分别从行为的程度和性质上对造成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行为进行了界定。
  
      [40] 损害特定财产而遭受的精神损害的赔偿问题,参见易继明、周琼:《论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
  
      [41] 笔者阅读了2005-2007年H省J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所有判决,亦发现,无论该受害人的近亲属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是否在现场或者亲眼目睹该死者的死亡,其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一般都会得到法院的支持;而在美国法上,只有满足“危险区域”或者“旁观者”规则,该纯粹精神损害才能获得赔偿。
  
      [42] 例如,《德国民法典》第253条规定:仅在法律有所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因非财产损害而请求金钱赔偿。因身体、健康、自由或性的自由决定而须赔偿损害的,也可以因非财产损害而请求公平的金钱赔偿。参见陈卫佐:《德国民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上一篇:人大民商法学:学说创见与立法贡献学毕业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