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婚姻学大纲:一个逻辑框架学毕业论文(4)

2014-06-24 01:08
导读:竞争优势。这时,该(遭到贬损的)主体的婚姻资源便演变成了三次主观婚姻资源,其中的主观因素包括: 异性主体的主观认知,即反射系数; 自身的表
竞争优势。这时,该(遭到贬损的)主体的婚姻资源便演变成了三次主观婚姻资源,其中的主观因素包括: 
    ·异性主体的主观认知,即反射系数; 
    ·自身的表现,既表现系数; 
·竞争对手的评论,即评论系数。 
    而且,当竞争对手是两个甚至更多的时候,就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评论系数,那么,到了异性那里,就形成了四次甚至更多次主观婚姻资源了。 
    主观的婚姻效用。主体对婚姻效用的主观感知结果,即加入了反射系数的作用,形成了主观效用。 
    另外,主体自身还有一个对婚姻效用的最低期望值。 
    那么,要使婚姻1+(-1)成立,显然必须同时使主体1和-1各自的主观效用,不小于其最低期望值。 
    主观的婚姻空间。主观因素对婚姻空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取向空间和入录空间上面。由于主体对自身婚姻资源的认识,偏离其客观值,因而其取向空间也不再是以其本来的婚姻为基值。这种现象在一个人所面对的异性主体那里的反映,也导致了在其入录空间的变形。 

    九、 婚姻过程 

    婚姻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婚姻建立(即择偶),婚姻维续,以及婚姻死亡(包括离婚——等三个阶段。 
    择偶。择偶过程,即二元异性主体1和-1“相加”的过程,根据选择的有效性原理,只有主体1和-1彼此选中对方,婚姻1+(-1)才能成立。这一过程,发生在二元主体的婚姻空间当中。资源平衡定理、效用最大定理以及障碍极限定理都要发挥作用。当然,主体的主观因素无疑是要加入其中的。爱情,二元主体间的爱情,可能被认为是择偶当中的关键性因素,这将在最后一节进行分析。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婚姻变化。择偶过程完成,婚姻即进入维续阶段,这一过程伴随着婚姻变化。 
    ·主体的婚姻资源,包括主观的婚姻资源,会发生变化; 
    ·婚姻效用,包括主观的婚姻效用,会发生变化; 
    ·婚姻空间,包括主观的婚姻空间,是变化的; 
    ·婚姻障碍也是变化的。 
    上述变化,通过时间参数的引入,可以用相关的方程式进行描述。 
离婚。婚姻的死亡,有两种形式 
    ·配偶一方或双方死亡; 
    ·离婚。 
    这里我们仅关注后者。根据效用理论,我们认为,离婚,从逻辑上可以划分为两种形式:(1)效用替代;(2)效用放弃。前者表示,至少婚姻中的一方主体有了新的关系——可以提供新的效用,进而选择离婚;后者则是由于主体无法忍受婚姻障碍,而“主动地”放弃婚姻极其效用。 

    十、 爱情的型式分析 

    对于某一特定主体,相对于任何一个异性,同时存在着两种作用力:吸引力和排斥力。前者体现为主观的婚姻资源,后者体现为主观的负资源。 
    当某个异性对该主体的排斥力占据主导地位时,他或她倾向于远离该异性,没有进一步的研究意义;当某异性对该主体的吸引力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当吸引力达到某一阀值时,我们便说,该主体对该异性产生了爱情。 
    如果我们假如吸引力的变化速度是一常量,那么,爱情从数学上便被描述为一个抛物线:从某一起点开始上升,到达阀值,这时候爱情发生。然后继续上升,抵达峰值。此后,吸引力便开始下降,当经过第二个阀值,爱情便消失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这个阀值,是表示爱情发生的最低吸引力指标,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值来表示它。可以认为,它的数值,大于在两人关系中发生吸引作用的异性的婚姻资源,但小于1(其为婚姻资源的理论最大值)。 
    两个阀值之间的距离,为爱情周期,在这一区间爱情是存在的。 
当阀值一定的情况下,爱情曲线越陡峭,爱情周期则越短;反之,爱情曲线越平缓,爱情周期越长。可是,如果爱情周期足够长,那么,爱情曲线就接近一条直线了。 
    如果人们认可小说或影视媒体中所表现的大喜大悲的爱情(emo

 

tion)话(此时爱情曲线较为陡峭),那么,可以肯定爱情是短命的。 
    另外,由于吸引力的实质是对方产生吸引力的异性在特定主体那里的二次主观婚姻资源,它由三个因素构成: 
    ·该异性的(客观的)婚姻资源; 
    ·该异性的表现系数; 
    ·特定主体的反射系数。 
    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可以认为该异性的婚姻资源不变化,即是个常量;甚至,其表现系数也接近是一个常量。因此,主体的反射系数,则构成了吸引力变化——爱情从中发生——的核心因素。 
    由此可见,所谓爱情,实质上是主体对某异性的婚姻资源的超常的甚至扭曲的主观反应。 
    必须指出,爱情是具有方向性的。对于二元主体1和-1,所谓主体1对主体-1产生了爱情,是指来自主体-1(对主体1)的吸引力达到或超过了阀值;而主体-1对主体1产生了爱情,则表示来自主体1(对主体-1)的吸引力达到或超过了阀值。如果上述只有一个发生,成为单项爱情,如果两个同时发生(或至少在某一时刻是重合的),则称为双向爱情。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十一、结论 

    本文运用假设—演绎模式,提出了一个关于婚姻的公理化的逻辑结构。它本身可能不完善,甚至可能会有严重缺陷,但至少它提供了一组可检验的命题,为检验理论本身,以及进一步的婚姻研究,提供一个参考框架。  

上一篇:论合同定金的性质及适用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