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形势下劳动合同法实施面临的挑战及对(2)
2015-07-31 01:08
导读:金融危机背景下《劳动合同法》实施面临的挑战 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导致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减产、停产甚至破产,出现
金融危机背景下《劳动合同法》实施面临的挑战
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导致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减产、停产甚至破产,出现了全国范围的企业减薪裁员现象,农民工大量返乡,高校毕业生更加难以就业,也使得《劳动合同法》实施不久就面临很多挑战。
(一)企业增加用人本钱与降低用人本钱的矛盾
《劳动合同法》关于合同期限、裁员补偿、工龄计算等方面的一些条款,使得用人单位用人本钱明显增加,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效益下降,出现减产、停产甚至破产等现象,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在用人方面减薪裁员,降低用人本钱。《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增加用人本钱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要降低用人本钱的矛盾,使得《劳动合同法》实施不久就面临挑战,《劳动合同法》所要求的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全面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等对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一些困难企业来说很难落实。
(二)部分劳动者要就业与难就业的矛盾
《劳动合同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进步就业质量,然而,如上所述,《劳动合同法》关于合同期限、裁员补偿、工龄计算等方面的一些条款,使得用人单位用人本钱明显增加,一些企业在用工方面顾虑重重,纷纷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减少劳动用工数目,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本钱不得不在用人方面减薪裁员,使得一部分劳动者就业难上加难。
我国高校扩招后,每年毕业的高校学生数目增加很快,快速增加的毕业生数目和有限的工作岗位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不匹配的矛盾,《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用人单位为保障自身利益,在人力资源组织配置上将更加谨慎,对招人进人会反复比较、衡量得失,这样,大量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变得更加严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另外,《劳动合同法》在缴纳保险和执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加大了用人单位的用人本钱,且不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用工又被视为“非法用工”,这些条款在保障在职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就业门槛,以至于用人单位尽可能地压缩用人数目,使得大量农民工和大龄失业者不能很好就业,而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农民工因被企业裁员而返乡,使得本来就业就很困难的季节性农民工和大龄失业者更难就业。
(三)保护劳动者正当权益与拯救企业生存的矛盾
劳动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由于工会等权利维护组织的不力和缺位,政府劳动保障监察部分工作不到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等原因,我国现阶段工人阶层(包括农民工群体)的劳动权利往往受到侵害。如今,对于劳动者正当权益的保护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关注和解决民生题目的重点,《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劳动者劳动权的尊重,其立法宗旨主要是维护处于弱势一方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因此社会越发展,越要保护劳动者正当权益。但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企业生产效益下降,有些企业面临停产甚至破产的危险,针对这些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濒临破产的企业,政府不能袖手旁观,采取必要措施拯救这些企业。这样难免会出现保护劳动者正当权益与拯救企业生存的矛盾,增加了《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的难度。如某地一大型企业由于裁员减薪而引发很多劳动者上访和仲裁,政府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这些题目就很棘手。 (四)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加与预防并减少劳动争议的矛盾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本钱不得不在用人方面减薪裁员,使本来就很多的劳动争议案件愈来愈多,使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不堪重负。尽管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也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但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出于降低用工本钱的动机,在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遵守《劳动合同法》现象。他们仍然不与劳动者签定书面的劳动合同、随意解雇工人不给予经济补偿、强迫劳动者加班加点不增加劳动报酬、不按月发放工资、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等,金融危机爆发后,更加纵容了一些企业违反《劳动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