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形势下劳动合同法实施面临的挑战及对(3)
2015-07-31 01:08
导读:随着我国普法工作的不断深进,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2008年5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
随着我国普法工作的不断深进,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2008年5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自2007年4月起施行的《诉讼用度交纳办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使得劳动者维权本钱大大降低,这就必然导致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多,制定《劳动合同法》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目的很难实现。
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具体措施
(一)做好普法工作
进一步做好《劳动合同法》普法工作,增强劳动关系双方特别是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劳动和
社会保障等部分要继续做好《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不能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轻视对《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现象必须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对于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用人单位要予以宣传表扬,以正面教材与反面教材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正确理解执行《劳动合同法》,增强劳动关系双方特别是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减少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侵害劳动者正当权益现象,使《劳动合同法》确立的各项制度深进人心,不能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削弱《劳动合同法》作为法律的权威。
(二)构建***劳动关系
加强与《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协调实施,构建***劳动关系。2007年,我国立法机关先后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三部重要法律,先后于2008年1月和2008年5月起施行。《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它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规范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为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就业促进法》把党和国家促进就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制化,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强化了政府促进和支持就业的责任,是一部保障民生的重要法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改进了劳动争议处理方式和程序,有助于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加强了调解组织的作用,完善了劳动争议的仲裁制度,从法律程序上加强了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正当权益的保护,保证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有效实施。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以上三部法律所涉及的劳动合同、就业促进及劳动争议处理等内容是紧密联系的,都是劳动保障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协调实施好这三部法律,有利于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一部分劳动者要就业与难就业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加与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矛盾,有利于减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的工作负担。
(三)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应该加强引导,为构建***劳动关系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党的十七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建立同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同等就业的制度。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就业的实质体现了国家对就业的促进,它的基本要求是指国家要为劳动者个人获取生活资料而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在当前金融危机条件下,政府应该加强引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实施好《就业促进法》,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以解决《劳动合同法》实施后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题目。政府要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力度,适当划拨一部分财政经费充实劳动者个人社会保障帐户,通过对企业减税、补贴等措施为企业减负,降低企业用人本钱,减轻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营造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环境,保障劳动者工作的长期稳定性,以解决《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增加用人本钱与降低用人本钱的矛盾和保护劳动者正当权益与拯救企业生存的矛盾。
(四)加强相关部分执法、立法和司法解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