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专利池及构建策略(3)
2016-02-16 01:05
导读:但是应该看到,产业集群是温州区域经济经过20多年发展积淀下来的成果,温州除了有电气、鞋革、 服装 、泵阀、眼镜、印刷、汽摩配、合成革、五金、
但是应该看到,产业集群是温州区域经济经过20多年发展积淀下来的成果,温州除了有电气、鞋革、
服装、泵阀、眼镜、印刷、汽摩配、合成革、五金、烟具等十个传统上风产业外,还有“中国电器之都”、“中国皮都”、“中国鞋都”、“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等34个“国”字号产业基地,全市30多个集镇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了上风互补的企业群体。至2007年底,温州市已拥有80个中国驰名商标,38个中国名牌产品,157个国家免检产品,获得34个“国”字号生产基地称号,17家企业团体跻身中国企业团体竞争力500强,显示了产业群独特的竞争上风。一定规模的产业和数目众多的专利技术是构建专利池的条件,而同一领域的专利富集区是组建专利池最理想的条件。温州特有的产业集群以及现存众多的专利技术,为构建企业专利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对温州企业构建专利池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熟悉专利池的作用
目前,温州不少企业仍然热衷于打价格战,然而真正的竞争对手正是那些把握核心专利技术的国外企业,温州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更要警惕国内市场也面临国外企业专利战略的严重挑战。构建专利池不仅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也利于保护国内市场。2007年10月13日,在享有“中国家电之都”称号的广东省顺德市,由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发起成立了“电压力锅专利同盟”,这是国内家电行业第一个专利池。该同盟的产品占全国电压力锅市场份额的65%以上,进池专利45件。其目的是对内整合行业专利资源,实现专利共享,加速技术的产业化、标准化;对外开展行业联合维权,保护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其成功经验值得温州企业鉴戒。
(二)扎实开展专利池题目的研究
为了争夺国际市场,以专利为后盾的技术壁垒成为发达国家对付发展中国家企业越来越重要的手段,而国内企业对跨国公司的专利战略反应迟钝,构建专利池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专利池的性质、作用以及相关题目熟悉不够,有关集群创新和专利池的研究成果还很少,法律和政策方面也是空缺。因此,对温州企业而言,开展专利池相关领域题目的研究,探讨、鉴戒国外专利池在组建、治理和运行方面的成功经验已十分迫切。
(三)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
专利池的构建要有科技和产业的支撑,技术落后的企业宜采用防御性专利战略,引进技术并加以改进进步,然后申请新的专利,使外国的专利在我国只能生根,不能发芽。但根本出路还是依托产业集群,共同创新以获取更多的专利。温州已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同时还具有足够的市场容量上风,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可以设立区域型的中小专利池、产业领域的大专利池和技术标准型的专利池。
(四)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组织的活动
纳进标准的专利技术能进步企业竞争力,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国外很多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活动,抢占国际标准组织的治理和技术职位。2007年12月14日,由康奈团体有限公司与中国皮革和制鞋产业研究院等单位联合起草的QB/T1002—2005《皮鞋》标准,获得了2007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也为康奈团体进一步扩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温州企业要密切跟踪、参与国际国内各类标准的制定,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和产业同盟。
(五)政府职能部分应大力扶持和引导
政府职能部分应加紧对专利池的研究学习,鼓励温州各类产业组建同盟,构建专利池。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开展建立专利池的工作,由标准制定组织负责专利池的组建;培育具备专利和标准化知识的研发人才、治理人才和战略咨询人才,为企业构建专利池、制定专利战略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政策支持;积极为企业提供国际标准和专利池的组建信息和咨询;树立国内专利池的成功范例,宣传推广其经验;在专利法、专利法实施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文件中宜增加规范专利池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