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环境法治的伦理构建学毕业论文(5)
2016-09-10 01:15
导读:[20] 详见拙作《中国环境法的本土资源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115. [21] 蔡守秋.论环境法治[J]. [22] 高利红.环境资源法的伦理基础[A].环境资源**
[20] 详见拙作《中国环境法的本土资源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115.
[21] 蔡守秋.论环境法治[J].
[22] 高利红.环境资源法的伦理基础[A].环境资源***丛(第一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04.
[23] 钱水苗.论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题目及对策[J].浙江学刊,2001.(4).
[24] 杜万平.环境行政权的监视机制研究[A].环境资源***丛(第六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5-46.
[25] 鄢斌.社会变迁中的环境法—以环境意识为中心的社会学阐释[A].环境资源***丛(第二卷)[C].法律出版社,2002.
[26] 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87.
[27] 王清荣.论生态伦理与以德治环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32.
[28] 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01.
[29] 李培超.自然与人文的和解——生态伦理学的新视野[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