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工作中的行为规范
作者;XXX 单位;XXXXXXXX
【内容摘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社会每天发生犯罪案件逾15000起,注〔1〕社会治安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公安机关肩负着共和国卫士的重任,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担,在打击犯罪的工作中,必须做到“哪里有情况,我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群众需呼喊我们,我们就出现在他们身边”。对待群众的报警和求救,我们必须做到有案必接、有警必出、雷厉风行、闻风而动。对待危害社会和老百姓利益的犯罪分子,我们必须做到严厉打击、依法严惩、毫不手软。我们必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身系的安全,心系老百姓的安危;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出警速度,增强处警力度,将犯罪就地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还社会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在老百姓眼里,树立起我们公安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能让老百姓放心、能让老百姓满意的高大形象。
【关键词】两抢一盗;社会治安;出警速度;打击力度;行为规范
公安机关的工作身系国家安全和老百姓的安危,加强公安队伍的自身建设,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加快我们的出警速度,加大对破坏社会秩序和实施“两抢一盗”的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提高我们的侦办犯罪案件的业务水平,是我们公安部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心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接警态度
改进工作作风,及时发现犯罪,有效应对犯罪,首先应当心系群众的安危,对我们的接警工作和立案工作进行规范。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事务中,犯罪案件的来源有两项;一是群众报警,由公安“110”指挥系统的统一调度,按照上级机关的统一部署,做好出警和处警工作,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二是案件的受害人亲自到各级公安部门报案,由受案的公安机关或者部门直接受理,报请立案后,开展侦破和结案工作,行使公安派出所的工作职能。注〔2〕
二,联系群众,合理布署警力,加快出警速度
为了增强我们侦破犯罪案件的业务水平和处警效果,我们应当进一步强化与群众的联系,科学合理地布署警力,进一步加快我们的出警速度。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在打击“两抢一盗”刑事犯罪的工作中,我们的指挥部门应当科学合理地布署警力,有效地调动警力,形成一个“天网”,让犯罪分子插翅难逃;我们的侦察人员,应当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开辟破案领域,寻找犯罪目标,截获犯罪信息,捕捉犯罪分子;我们的治安巡逻警察,应当随时向指挥机关报告自己的方位和所在的位置,统一接受指挥部门的指令,统一听从指挥机关的命令,随时都要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以应对突发的犯罪案件。我们的公安片警、基层派出所的民警也同样是战斗人员,应当具有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随时服从局里的抽调派遣,积极配合全局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战斗,努力将犯罪分子缉拿归案。
更重要的一点,笔者认为,我们还要发动群众参与进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积极开展群治群防,让老百姓主动协助我们破案,主动帮助我们破案,打一场人民战争,使犯罪分子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无处逃匿、无处藏身。
然而,我们过去在某些时候,也有少数单位在联系群众方面做得还不够,忽视了群众的力量,有时候工作也会陷入被动,案件进展速度缓慢,个别犯罪分子长期逍遥法外,因此,老百姓有的时候也会对我们的公安工作产生一些质疑和看法。
出现这种情况,有我们客观上的原因,也有我们主观上的问题。客观方面的原因是;公安机关的工作繁忙,而整个公安系统的警力不足,很多时候基层民警被抽调到其他案件中协助工作,还要协助外地的兄弟机关抓捕罪犯,自然联系群众的时间少了,工作忙不过来是主要原因,而民警的工作单位(基层派出所)也不断变换,就使得原本熟悉的一张面孔也变得逐渐陌生起来。
主观方面的问题是;对于“两抢一盗”的犯罪案件,有时候我们面对的是团伙作案,犯罪分子既凶残又狡猾,有些案子的侦破工作是秘密进行的,不需要群众的加入和参与,以防泄漏机密,影响案件的顺利进展。这也是为了老百姓的自身安全。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笔者认为,合理解决的办法,是我们的公安民警需要提高思想认识,理顺警民关系,老百姓关心的案件,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我们可以适当透露一点,以争取更多的破案线索,加快办案的速度,使老百姓的生活与工作恢复安宁和保障。
面对有的群众害怕犯罪分子打击报复的思想,不愿和我们谈案件,发生了案件也不愿报案,注〔3〕发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应当不断地走访群众,常和老百姓打招呼,常和老百姓谈天,用这种方式,与老百姓的关系接近起来,由此取得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在老百姓有困难的时候,在老百姓向我们求助的时候,我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出现在他们面前,要让他们真实地感觉到,老百姓的保护神就在他们的身边。
三,依靠群众,协同作战,增大处警力度
增大对“两抢一盗”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应当对我们的处警行为进行规范。
在突发事件中、在突发灾难中、在犯罪分子入室盗窃、团伙作案、飞车抢夺、持刀抢劫公民的财产时,我们公安民警应当牢记这样一个宗旨;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
犯罪的行为不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公民也不等同于人民。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而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不一定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概念中,有人民和人民的敌人两种不同的身份概念,所谓人民,就是所有遵纪守法,依照宪法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所谓人民的敌人,就是那些与人民为敌的犯罪分子,应当依法受到刑罚处罚和被限制、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公民。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然而,我们公安机关的工作在社会上也受到了一些非议,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性质不了解,对我们依法打击犯罪的行为不理解,而对犯罪分子危害老百姓利益的行为不在乎,对我们“伤害”了犯罪分子的行为产生严重不满;这其中,也有少数混在其中的被我们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的违法人员,他们对公安机关有着刻骨的仇恨,他们时时刻刻都想着要颠覆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他们利用我们公安机关制度规定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原则,挑动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对公安民警进行围殴,制造混乱,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和安全。
发生这种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我们的公安民警一定要严格依照法律和政策,严格执法,认真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按照不同的社会矛盾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置;对于那些受蒙蔽、受欺骗的不明真相的人,我们只能采取批评教育的方针,犯到哪里,就办到哪里,属于行政违法的,决不按犯罪处理;而对于那些挑动群众、影响社会治安、残害人民警察身体或者生命的犯罪分子,属于刑事犯罪的,我们也决不能只按行政违法的行为进行处罚,一定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人民群众是我们团结的对象、联系的对象、依靠的对象,只有全面发动了群众,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只有充分依靠群众,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稳步发展。人民警察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只要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得到了人民的肯定,受到了群众的拥护,笔者认为,我们公安队伍,我们的人民警察,再辛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结论;规范我们的工作行为,提高老百姓的满意度
我们的工作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我们的工作也客观地有过一些过失。我们有的同志对国家法律的掌握还不是十分全面。我们有的同志对老百姓的态度还有点生硬。我们受理老百姓的报案还应当进一步认真。我们针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这一切,都需要人民的认可,我们的所有工作,都得由人民来给我们评分。我们誓将全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做一个人民的好警察,当一个人民的好儿女,让人民对我们满意,让祖国对我们放心。
【参考资料】
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1995年2月28日施行
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09年2月28日第七次修正
公安部;《110接处警工作规则》2003-5-14颁布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公安部五局;《刑警办案须》;公安部五局;2000年12月
张力宏(主编);《110接处警规范化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实务全书》;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刘绍武;《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实用指南》群众出版社;1999年12月
周永清;《办理刑事案件操作实务与疑难问题解答》;警官教育出版;2000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