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当代中国政府公共管理在朝着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受到传统封建制的影响。随着政府公共管理的迅速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政府生产力、服务时象、政府组织形式、后果管理、公共政策决策能力等六个方面。因此有必要以现代政府管理新理念去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健词:封建制 公共管理 服务型政府
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中,政府及其公共部门的综合能力日益成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人WTO以后,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的重新定位,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效能便成了中国政府的重要目标。受20世纪七八十年代席卷西方的“新公共管理”革命和90年代“重塑政府”或“政府再造”运动的冲击,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效率更高,服务更好,更加廉洁的政府。在中国传统封建制和西方公共管理新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中,当前政府公共管理应着手树立新的核心理念,并用这些理念去指导政府公共管理的实践,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期克服传统封建制的冲击和影响。
一、封建制的内涵及其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影响
封建制不仅是中国传统制度的根本特征和灵魂,还是中国古代组织形式的精髓和权力分配的核心。严格地讲,中国的封建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封建制度是有区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于划分不同的社会类型,而把人类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等,然而中国的封建制即封邦建国,以卫屏藩制,却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中国历史上若干朝代都采用了“分脏制”或“分肥制”,使中央集权与地县方诸侯分而不独,达到分封与集权的融合。比如,在奴隶社会的周朝,周天子便分封诸王于四方,以便于保卫中央政权;在封建社会的汉朝,刘邦平定天下后,也把国家分为若干块,分封诸王。中国封建制的独特性通过以下形式表现出来:帝王常常把全国的土地分为若干领域(天子的土地除外),建立国中之国。然后分给功臣或亲属,并以册书(封)、符饰等形式确定下来,封地通常叫着“食邑”,“汤沐邑”或“采邑”等。封疆之内的资源(土地、人口等)归封建主所有,封地的“土皇帝”有极大的自主性,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中央的权力在“封地”内很弱,甚至无效。封建主对皇帝只是承担礼法义务,实行大事上报制,并时时“进奉”皇帝,起着保卫中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