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受多方因素影响,其中尊重劳动是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因素中的基本因素,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把尊重劳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针对劳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及地位,以及劳动对于劳动者的权利和劳动者获取个人消费品的作用和地位而言的。前者涉及劳动对社会的作用,后者涉及劳动对个人的作用。处理好了劳动所涉及的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劳动,从基本形态而言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从复杂程度而言包括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从技术程度而言,包括手工劳动、机械化劳动和自动化劳动,等等。不论何种劳动,不论其作用大小,它都和其它劳动一起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劳动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既然劳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样重要,劳动就理所当然地要受到社会尊重。如果一个社会不尊重劳动,甚至鄙视劳动,特别是鄙视体力劳动,在体力劳动占比重较大的社会里,就会引起这个社会最基本阶层的不安和不满,甚至抗争。处理不好,就会破坏这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如果问题大了,就会影响这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该特别关注的。
其次,劳动是人类的基本社会活动,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劳动中渡过的。在人的众多权利中,劳动是人的基本权利。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劳动是人们谋取生活资料的基本手段。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食的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虽然生产要素也参与了分配,但按劳分配是最基本的分配原则。在非公有制经济体中劳动的劳动者,劳动同样与贡献挂钩。在这种经济条件下,由于劳动与个人收入分配挂钩,劳动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失去了劳动的权力,也就同时失去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劳动者及其家属就会成为需要救助的人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社会保障体系不能提供保障,就会影响劳动者及其家属的生存和发展,在没有其它生活来源的情况下,就会迫使有的劳动者铤而走险,危害社会安全;或者采取其它不正当的手段谋生,损害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不论哪种情况出现,都会破坏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这是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不相容的。在保障劳动者劳动的权利的同时,还要保证劳动者获取报酬的正当权益。如果劳动者不能获得与其贡献相应的报酬甚至完全不能获取报酬,也会引起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