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探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与现实意义

2014-08-30 01:24
导读: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浅探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与现实意义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措施。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但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已经严重地制约着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原则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时代性;现实意义
  
  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意见》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一、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农村。自从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三年制定的推动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以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都明确指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深刻地说明,如果农村的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缺乏了强有力的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针对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当前,中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模式比较粗放。具体来说,一是农用水利设施薄弱,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二是生产力水平低下,许多农业劳动仍靠人工畜力,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力低;三是农业技术储备不足,农业推广机制不活,科技贡献率不高;四是农民经济管理理念陈旧,单凭经验搞种养经营,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思路和观念。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要把坚持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就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只有农用基本建设搞好了,土地产出率才能提高,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只有农业装备水平上去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多形式、多层次的转移。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上一篇:浅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