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六个方面入手:加大农村社保投入,先保障社会救助金和医疗保险,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推进农村大病保险,实现农民工社保城乡一体化,理顺社保管理体制。使农村社保发挥“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农村社会保障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民生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刺激农民消费、扩大内需十分重要。当前,要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和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依轻重缓急确定优先领域,确保农村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做好不同制度之间的衔接与融合,率先实现农民工社保制度的城乡一体化。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当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调整政府支出方向和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社保投入,同时要增强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最关键的是资金问题。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财政紧张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缺乏资金保证,农村社会保障难以贯彻落实。改变这种现象,首先政府要调整支出方向和支出结构。当前,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在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刺激农村消费中的重要作用,调整政府支出结构,进一步扩大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比例。同时,相比城镇社会保障支出,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支出仍然不足。据统计,占全国总人口的75%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总支出的1 3%,而占总人口的25%的城镇居民却只占全国社会保障支出的87%。这就要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调整支出方向,改变偏向城市、对农村投入水平偏低的状况,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其次,在保障资金来源以政府为主的条件下,要根据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适当调整农民承担比例。当前,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所承担的比例应该相应有所提高。要增强农民的参保意识,调动其参保积极性。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