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析和谐休闲的基本道德规范

2014-10-27 01:05
导读: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探析和谐休闲的基本道德规范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明确那些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基本休

摘要:明确那些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基本休闲道德规范,是实施休闲教育、发展和谐休闲的首要任务。和谐休闲的基本道德规范应包括四个方面:健康快乐、求真求善、尊童差异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休闲;基本道德规范


  休闲是从工作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中解脱出来的一种自由生活,其本质是自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休闲作为生命质量的重要尺度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将越发突出,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然而,就在人们开始接触休闲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不和谐休闲的问题也随之而出。也因此,把休闲生活纳入道德教育的范围,引导人们去追寻生命的意义,过上一种有道德的、和谐的休闲生活,已成为时代的一个命题。任何生活都需要教育的配合。尽管休闲的本质是自由,但这并不必然地让人们过上健康、文明、幸福、和谐的休闲生活;尽管休闲内蕴了道德的意义,但这并不必然地为人了然于心且遵循之。因此,明确那些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基本休闲道德规范,是实施休闲教育、发展和谐休闲的首要任务。笔者基于对休闲及休闲本质以及现实休闲生活存在差异性和层次性的认识,认为和谐休闲的基本道德规范应包括四个方面。
  一、健康快乐,是个人参与休闲最基本的目的
  健康快乐,即要求休闲主体在参加休闲活动时,能保证其行为及行为后果有益于、至少无损于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要保证用一种愉悦的心态去选择和从事休闲活动,并进一步获得休闲的快乐,至少应保证休闲活动不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痛苦。健康快乐是个人参与休闲最基本的目的。
  1.健康快乐是休闲得以持续性进行的基本保障
  “健康是一种道德义务”,这是说个体的身心健康与否,不是纯属私人的事情。因为人是社会的存在,总是处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他的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存在,也对其他人产生影响。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不仅自己不能很好地参与社会活动,而且还会影响他人顺利地参加;一个生理患有疾病的人,必然会削弱他履行义务的能力,客观上会减少他对社会的贡献,增加社会的负担。休闲具有健康价值。美国著名休闲学教授杰弗瑞·戈比曾说过:“休闲生活可以成为紧张生活和疾病之间的缓冲。”休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要减轻人们的工作压力使人们有机会放慢生活节奏、享受生活乐趣,重新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快乐是人们选择和从事休闲活动的原因之一,也是休闲活动的一个结果。人如果在休闲的自由时间内不是快乐的而是无聊地打发着这段时间,那么就可能导致许多问题。休闲中备感无聊的个体比较习惯于不良的行为形态例如嗜食、酗酒、性活动、药物依赖等以解除无聊感所带来的不愉快。显然这些行为会危害到个人的身体健康。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多项研究还表明,休闲无聊感倾向也与不同的心理疾病、社会适应有关,如忧虑、人际疏远、寂寞、害羞、较差的社会能力等问题。在无法以合适方式参与休闲活动时,有些人会冒着风险,以失范行为来换取更多的刺激感,来排遣无聊;有些人还因不能解决无聊问题,而无法摆脱不良情绪给生活带来的苦恼。
  2.休闲的理性首先在于合理的节制
  所谓合理的节制,就是我们既反对禁欲主义,也反对享乐主义。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观的禁欲主义,主张抑制甚至摒弃个人的感性欲望,把人的欲望需求视为邪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制约,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劳动,甚至只有物质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休闲只是对现有财富的消费,是不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此,过去,不讲休闲,只提艰苦奋斗,认为休闲是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这种无视人的生存质量的极端禁欲主义做法,毫无疑问有损人的健康,是反人道的。
  与禁欲主义道德价值观截然相反的是享乐主义的道德价值观,这种道德价值观主张放纵人的各种感性欲望。受此影响,不少人认为休闲就是享受,甚至就是及时行乐。马克思主义并不一概否定“享乐”,恩格斯就曾肯定过人有享乐的需要。但享乐主义是将享乐极端化,将享乐看做是至高无上的,是人的最后的唯一终极目的,所以人只能跟着感觉走,被自己的感性欲望所支配。把休闲完全等同于享乐,必然对休闲采取不理性的态度,使原本可以让人的生命更精彩,让人“成为人”的休闲堕落成满足感性欲望的工具。休闲会失去本来的意义,休闲的健康价值也将不复存在。因此,二者都要否定。笔者主张休闲生活的合理节制。节制是否合理,取决于是否以影响身心健康为度。

上一篇:残疾的心理社会问题——康复社工体验(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