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傅斯年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的特点及其表现(2)
2014-11-14 01:13
导读:二、对国民政府的维护和批判 傅先生对政治的关怀多是保持着一种体制外的独立人格,在保持体制外独立人格的情况下,站在自由主义立场上维护现有的
二、对国民政府的维护和批判
傅先生对政治的关怀多是保持着一种体制外的独立人格,在保持体制外独立人格的情况下,站在自由主义立场上维护现有的秩序,这表现在对国民党政权的维护及批判。如古代西方
哲学家柏拉图所说:“知识分子阶层并不是一群候补官员,而是一群牛虻,不停的叮咬着刺激着政治国家——这头举止笨重的牲口。”
(一)对现存政府的维护
傅斯年坚持作为体制外的一个自由、独立的人,站在自由主义立场上,从自由主义“理性”理念的立场出发,立足现有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不是去构建全新的社会秩序,现实中的表现就是支持国民党政权。
第一,傅斯年认为中国没有国民党政权就会陷入混乱,基本社会秩序就会失去保障。他在1932年6月19日《独立评论》上发表了《中国现在要有政府》一文,“此时中国政治若离了国民党便没有了政府”,他历数了当时存在的各个政治组织,得出来“国民党交出政权,给谁何人?……今日之局,国民党一经塌台,更要增加十倍的紊乱”日的结论。“我以为一有政潮,便有无政府之危险,而今日之是要不得的”。这些话语明显反映出,在傅氏的思想中,除了国民党政权外,在当时没有其他党派可以担当起保障社会秩序的重任。
第二,傅斯年认为国民党政权还没有达到穷凶极恶的地步。他在民国三十二年“中央日报”《“五四”偶谈》一文中谈到当年闹学潮,反政府是因为“当年政府正是穷凶极恶的北洋系,安福系。”而“今日自然绝不该是反政府闹学潮的时代”嘲。言中之意,今日的国民政府还是好的,应该支持的。
(二)对国民党政权的批判
傅斯年对国民政府的批判是他人生中的一大亮点,他站在自由主义立场上,要求在保障基本的社会秩序前提下,开展对现存政府的批判,主张改良政府,走现代化的政治道路,进而实现他所向往的民主、自由。
中国大学排名 1.反对独裁专制,主张民主自由
首先,傅斯年认为国民党政府是独裁、专制的政府,没有民主和自由。在他看来,整个国家实行的仍旧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地方没有自治、自主权。“现在的中国和帝政专制时代的中国一样是没有地方的。因为地方官吏都是被中央任命的,即使是在理论上,也解免于中央,地方官吏是对中央负责,不是对地方负责。中国并没有民选的市长,没有民选的省长,没有民选的县参事会,所以在中国(至少在理论上)中央与“地方”之争仍是一家之事,并不真是中央与地方之争。”在揭示事实之时,傅斯年主张民主之思想昭然若揭。
再次,反对人治,主张法治。就民国期间陈独秀被捕一事,傅斯年反对因国民党与共产党有党争,就把陈独秀一棍打死,而不顾及他对社会的贡献,何况陈独秀当时已经被共产党开除党籍。1932年陈独秀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傅撰文《陈独秀案》力陈陈独秀之贡献,呼吁国民党当局尊重法律,若是法庭判决有罪,不防依据法律进行特赦。傅认为,“民国五年至十一二年中最大的动荡力”是“文学革命伦理改革社会主义”,而陈独秀在这期间贡献最大,决不能因为他“现在缧绁之中而抹杀之”。所以“国民党绝无在今日一切反动势力大膨胀中杀这个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之理!”
2.主张去除个人的独裁专政。走政治机构化的道路
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