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傅斯年先生是学界公认的自由主义学者。对于现实政治的关怀,他始终坚持体制外的独立人格,不加入政府、不组党派、坚持谨慎办报彰显了他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的特点;而维护国民政府,在此基础上又批判国民政府、非议中共则是他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表现。
关键词:傅斯年;独立人格;自由;批判
傅斯年,字孟真,祖籍江西永丰,1896年3月26日生于山东聊城北门里路东的相府大院里,是五四运动著名的领导人物,也是学界公认的自由主义学者。本文就傅斯年先生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的特点及其表现进行探讨,以求教于诸方家。
一、坚持体制外独立的人格
傅斯年先生的政治自由主义思想散见于他的一些时评中,谈及自由主义者如何实现其现实政治关怀时,他在给胡适的信中明确谈到,“自由主义者各自决定其办法与命运”,“我们自己要有办法,一人政府即全无办法。与其入政府,不如组党;与其组党,不如办报。”由此可见,傅斯年对现实政治的关怀始终坚持着体制外独立人格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不入政府,坚守在野身份,站在体制外保持对政府自由的评判。傅斯年作为社会名流,蒋介石曾屡次邀请他加入政府,但他都婉言拒绝了。他在1946年3月《致蒋介石》信中谈到“惟斯年实一愚戆之书生,世务非其所能,如在政府,于政府一无裨益,若在社会,或可偶为一介之用。”日期他不仅自己不入政府,还劝胡适也不要入政府,始终以在野人士的身份参政议政,“我们是要奋斗的,惟其如此,应永久在野,盖一人政府,无法奋斗也。”嘴他也曾私下说:“我愈离开政治中枢愈是向心的;愈接近政治中枢便愈厌恶。”翻由此可见,傅先生认为:不入政府是保持自由主义者“自由”状态的最好方式,站在体制之外对各项政治体制和政策保持评判;相反,一人政府就要受到政府相关制度的制约,就不再是自由人,体制内和体制外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境况。正如柏拉图所说:“要想成为为正义而斗争的人,如果他想活着,也必须有一个私人的身份而不是公共的岗位。只有‘不在其位’才能更自由地‘谋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