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现阶段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动力及趋势(2)

2015-03-29 02:05
导读:二是非敌对性趋势进一步加强。非敌对性是后冷战时期大国关系调整的一个主要特点 。冷战之后出现的“冷和平”使原处于敌对状态的大国关系的性质含

  二是非敌对性趋势进一步加强。非敌对性是后冷战时期大国关系调整的一个主要特点 。冷战之后出现的“冷和平”使原处于敌对状态的大国关系的性质含糊不清,出现了“ 非敌非友”、“亦敌亦友”的状态。在大国关系整体走向改变的情况下,冷战遗留的大 国对立的阴影仍时隐时现,南斯拉夫危机、科索沃战争、北约东扩和美国试图退出反导 条约都带有明显的冷战遗风。“9·11事件”改变了这种状况,大国关系性质逐渐清晰 ,非敌对性趋向增强。美俄宣布相互不视为威胁和结成新战略关系即是最好的印证。有 学者对这种现象评价道:“现在的情况几乎是300年来国际关系中独一无二的现象,大 国中的战略对手消失了,没有一个大国把另一个大国作为主要安全威胁,没有一个大国 努力蓄积军事力量去反对另一个大国,没有一个大国要竭力组成联盟去反对和遏止相互 针对的侵略意图。”(注:RobertLegvold,“AlltheWay-CraftingU.S-RussianAlliance”,TheNationalInterests,Winter2002/2003,p.30.)
  三是互动性出现增强趋势。大国相互关系越来越接近均同的关系,大国之间因某一具 体问题可以形成某种短暂的联合,但形成持久的反对某一国的联合可能越来越小。每两 个大国之间都可能有矛盾,但同时也有合作和利益关系,每一个大国对待与其他大国的 关系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立场,都尽力避免被利用来反对第三国,既合作也竞争成为 大国之间普遍的规律。俄罗斯在保持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的情况下,不仅与美国建立 了新战略关系,而且推进了与印度和日本的战略合作;欧洲国家作为美国的盟国,在许 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独立性。如在伊拉克问题上,德法等欧洲大国与美 国的立场分歧严重,而与俄罗斯和中国的立场相近,这在过去是十分少见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现阶段大国关系调整的基本动力
  现阶段大国关系的调整始于冷战结束。后者有一个持续的过程,柏林墙倒塌是其中一 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从最直接根源来说,1987年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提 出启动了冷战走向结束的过程。“新思维”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世界的 整体性、相互依赖性、安全的共同性、国际关系的非意识形态化、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 以及苏美从对手转为合作伙伴等概念。(注:М·Горбачев.“Перест ройка и новое мъппление”,Москва,Нздате лвстыо политиче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c.135—145.)它 在理论概念和外交实践上都是对冷战理

上一篇:探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和优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