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2)
2015-04-25 01:09
导读:首先,发展经济是当代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社会存在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针对“文革”中以
首先,发展经济是当代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社会存在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针对“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曾反复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中国人民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现在要横下if,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把国家的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维护好、发展好。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利益,集中体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保持政局稳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坚持政策的连续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改革。在国际生活中,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不断改善我国的
国际政治环境,开拓对外政治交往。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作为中国文化利益的核,是邓小平的又一重要贡献。早在1979年lO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就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对精神文明的内涵作了明确的概括:“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1985年9月,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就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影响曾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不仅要建设、发展好中国的文化利益,还要在国际交往中坚持维护中国不怕压、不怕邪、讲原则的形象,维护民族尊严,讲国格,重骨气,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破坏我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再次,要始终把国家的安全与主权放在第一位,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对外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核心,就是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获得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1989年,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