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道德建设的制度安排

2015-06-12 02:06
导读: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浅论道德建设的制度安排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 道德建设既要靠社会的持续倡导和个体的能动自觉,也要
摘要: 道德建设既要靠社会的持续倡导和个体的能动自觉,也要靠法律保障和制度安排。制度是实现自由、形成秩序的工具和途径,为道德建设提供直接保障。良好的道德秩序的形成必须依靠一套规范良性的制度安排来支撑,制度规范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蕴涵着一定的伦理精神,也影响着道德建设的成效。

关键词: 制度;道德建设;制度伦理
  
  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使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良好道德秩序的形成必须依靠一套规范良性的制度安排来支撑。令人困惑和焦虑的道德失范是由转型期道德建设的制度缺失引起的。制度规范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蕴涵着一定的伦理精神,也影响着德育的开展。因此,加强道德制度化建设无疑是改进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怎样看待制度与道德和德性养成的关系,怎样使制度中所蕴涵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影响人的行为,真正促进人的德性的发展,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在理论上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道德教育的制度分析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依附并适应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面临着合法性危机,一方面意味着曾经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对社会生活起有效调节作用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的合理性受到强烈冲击,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这种社会道德失范的原因在于两种生活方式的更替,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两种社会价值规范体系的更替。[1]然而,在社会制度转型的特殊时期,由于旧制度的和谐遭到破坏,而新制度的和谐又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或完善,从而出现制度缺失状态,出现不道德的行为既不受到旧制度追究又不受到新制度惩罚的局面,如果这种局面只持续较短的时间,人们可能因为文化心理的惯性作用还能自觉地予以抵制,用自律来规范和维护自身的道德行为。但如果这种不道德行为的局面持续较长的时期,就会出现普遍性的社会道德失范现象。因此这种普遍性的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制度安排的缺失。道德失范现象,可以说是制度缺失的必然结果。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制度对于道德的作用,18世纪的德国道德哲学家孟德维尔早就有了论述,在其《蜜蜂的寓言》中强调:要实现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恶德”与“公众利益”这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需要政府适当地发挥作用。“私人的恶德经过老练政治家的妥善管理,可能被转变为公众的利益。”[2]不过这种作用必须是双重的:既要激发出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热情,又要能扼制住个人的这类行为转化为犯罪。孟德维尔认为政府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是帮助人们形成一种能释放出公民的所有生产性能量的制度结构。因此,必须形成一种既能促进又会合理引导利己冲动的制度。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中,他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观点就是不是人之善,而是制度使得坏人也可以为大众的福祉服务。确立什么样的制度以及如何实践这些制度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制度的公正比个体的善更重要、更基本,好的制度会使坏人也可为大众的福祉服务,坏的制度会使好人也变坏,使人性中恶的倾向泛滥成灾。
  道德任何时候都是人们之间伦理关系的直观和直觉,是人的道德存在的觉醒。一个社会道德水平普遍提升的主要途径是把社会治理结构奠立在真实的伦理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的伦理精神去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只有这样,那些唤醒人的道德存在的社会理性才能迅速地发育和成长,才能普遍地作用于每一社会成员。可见,道德建设的治本之策恰恰在于制度的安排,只要有了适宜于道德生成的制度,全体社会成员就会在这种制度下,以其创造性的生活自然而然地形成道德风气。
  
  二、制度安排的道德效应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制度的外在约束是维持社会正义和确保社会秩序的前提,这已是一个不争的共识。制度对人们品行的强大形塑功能,是“以德治国”与制度伦理结合的内在要求。虽然制度与生俱来有机械性、僵化性、操作成本高等缺陷,但制度所建立的规范、惯例和程序会使人们形成行为习惯乃至内化为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从而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探析和谐社会建设中基层公务员的定位与作用 下一篇:浅论行政法治是实现公务员管理法制化的有效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