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国际安全形势综述(2)
2015-07-08 01:18
导读:美国虽然已经逮捕了数百名“基地”组织的恐怖分子,但成千上万名在阿富汗受过训 练的恐怖分子依然逍遥法外,流窜他国,并与其他恐怖组织勾结,计
美国虽然已经逮捕了数百名“基地”组织的恐怖分子,但成千上万名在阿富汗受过训 练的恐怖分子依然逍遥法外,流窜他国,并与其他恐怖组织勾结,计划攻击美国国内的 核电站、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美、英等国在海外的外交和军事设施。美国联邦调查局和 中央情报局最近承认,“在阿富汗的战争未能减少对美国的威胁。相反,这场战争由于 把潜在的袭击者驱散到了一个范围更加广泛的地理区域内,因此可能已经使反恐怖努力 变得更加困难。”可以预见,国际社会在今后还会面临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威胁。
二、全球热点地区的紧张局势并未得到缓解,某些地区的危机愈演愈烈
2002年,全球部分热点地区的局势进一步趋于恶化,部分地区已经陷于混乱无序状态 或战争边缘。根据德国海德堡国际冲突研究所12月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2002年全世界 共发生暴力冲突42起,其中战争13起,武装冲突29起。
1.巴以冲突持续升级,美国被迫推出新的中东和平计划。2002年3月29日起,以色列宣 布阿拉法特为“敌人”,以军侵入拉马拉,并将阿拉法特围困在其住所内;6月份,以 军重新占领了约旦河西岸除杰里科之外的各巴勒斯坦主要城市;11月份,以军再次侵入 巴控区进行轰炸和围剿。与此同时,以色列在其与巴勒斯坦控制区之间建造了“防卫墙 ”,并对巴控制区逐城逐户进行“清剿”。巴“哈巴斯”等激进组织以牙还牙,对以色 列实施“人体炸弹”式报复行动。以暴易暴,巴以流血冲突陷于恶性循环。据初步统计 ,两年多来,以色列的经济损失达102亿美元,巴勒斯坦损失了33亿美元;截至2002年9 月,以巴双方共伤亡26493人,其中巴方死亡1726人,以方死亡621人,平均每377名以 巴民众中就有一个在冲突中伤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美国为了配合其全球性反恐战争的顺利开展,减少中东这一“恐怖主义的温床”滋生 恐怖分子的可能性,被迫部分地改变了一味偏袒以色列的立场。3月13日,美国在联合 国安理会提出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1397号决议;6月24日,美国公布新的中东和平计划 ,明确支持巴在3年内建国,但提出更换巴最高领导人等苟刻条件。11月29日,沙龙再 次当选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并极有可能在2003年1月的大选中再次当选总理,被称为“屠夫”的沙龙的得势,可能会导致巴以冲突的进一步激化。
2.印巴紧张关系仍未得到缓解,两国触发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印巴之间一直因历 史和克什米尔问题而战争不断。1998年,两国又先后拥有了核武器。自2002年5月14日 印控克什米尔军营遭到伊斯兰好战分子袭击,造成34人死亡以来,印巴关系再度紧张。 双方相互指责,互不让步,并调遣大批军队备战:印度在边境地区部署有70万军队,而 巴基斯坦部署了30万军队。在整个5月份,印巴都推行了战争边缘政策,巴总统穆沙拉 夫甚至对印度发出了如果遭受进攻就动用核武器的警告。11月2日,印控克什米尔成立 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