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建设良好社会风气要重视培育“耻感文化”

2015-09-26 01:01
导读: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论建设良好社会风气要重视培育“耻感文化”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必须重视在全社会培育“耻感文化

摘要: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必须重视在全社会培育“耻感文化”,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全体人民都能争荣拒辱,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耻感文化”; 社会风气; 社会稳定
  
  “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类型所下的定义,是在区别于西方“罪感”文化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的,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古代思想家对社会风气、国家治乱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点:1,“天下之治乱,系乎风俗”;2,“风俗之厚薄……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士皆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3,“风俗美则小人勉慕于仁义,风俗恶则君子亦婉转于世尚之中,而无以自异”;4,以自己的言行“转移风俗以陶铸一世之人”是士人的责任。(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8页)邓小平同志也曾经告诫过我们:“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建设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个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邓小平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2页)可见,社会风气对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以至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个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又离不开“耻感”文化培育。
  
  一、“耻感文化”及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耻感”,也就是知耻心。知耻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清末思想家康有为说:“人之所有不为,皆赖有耻之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耻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也是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善恶观念。划清善恶界限,支配行为趋善避恶;耻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人们的一种厌恶丑恶的心理状态。近善远恶,择善而行;耻作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基准或尺度。以善为荣,以恶为耻。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应着眼于“耻感文化”的培育,使公民分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背离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一个人没有耻感或羞耻心,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无耻则无荣;一个社会不以恶为耻,没有对耻的厌恶和鄙弃,没有对恶和耻的处罚,也就没有正义可言。一个人丧失了耻感,必定会无恶不作;一个社会丧失了耻感,就会形成一股强有力的不良风气,左右着整个社会大众群体的道德水准。“一个社会不仅需要光荣意识,亦需要耻感意识,不仅需要光荣文化,亦需要耻感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文化,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社会,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社会”。(高兆明:《耻感与存在》,《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3期)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越来越多地显露出了“耻感文化”缺失所带来的问题。面对学术圈中曝光的“抄袭、剽窃”等学术丑闻;医院里收纳红包、为高价回扣甚至会见死不救;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背信毁约、甚至毒害生命;学校里考试作弊、抄袭作业;职场上又跑又送等“潜规则”这样的话题,人们开始变得麻木,学着“习惯”。凡此种种。都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社会风气指受水土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由社会经济、政治、伦理道德的习染而形成的人们趋同一致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及生活习惯,人们对此自然而然、习以为常,进而成为人们自身存在的某中素质或能力。社会风气一旦形成就像一种无形的制度,有着“不令而行,不禁而自止”的约束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社会风气有好坏之分。良好的社会风气承载着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不良的社会风气负载的是颠倒的价值观念和扭曲的行为准则。正所谓“俗美则世治且安,俗颓则世危且乱……天下之安危系与风俗”。(《落帆楼集》卷四《风俗篇》转引自《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41页)
上一篇:浅论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可行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