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增强忧患意识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念(2)
2015-12-07 01:03
导读:二、增强忧患意识的时代紧迫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伟大的实践。在这一创新性的实
二、增强忧患意识的时代紧迫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伟大的实践。在这一创新性的实践中,由于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和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社会主义概念认识的困惑、对非传统矛盾到来的应对不足、对战略机遇期后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认识模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清形势。
1.面临社会主义概念阐释的重重阻碍。关于社会主义概念的阐释,国内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失败了,我们的制度已经不是社会主义了。他们的依据一方面是,随着非公有成分的增加,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概念已经受到挑战,另一方面,由于贫富差距的客观存在。依据邓小平同志讲的,“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在他们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也应受到质疑。还有个别学者全面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责我们党“用所谓‘长远利益’否定‘当前利益’,用未来共产主义天堂的幸福生活安抚人民,叫人民忍受现实的饥饿、贫穷和苦难,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欺骗人民的把戏。这一切都应该收场了”。明确主张“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事实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化改革开放成果显著,但也出现了不少矛盾,比如收入差距拉大,腐败问题,看病、住房、
就业等问题。针对诸种现象,有两种错误的思潮,一种是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改革开放导致的,认为改革开放的路子是错误的,应对改革开放作全面的清算,另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一党专政,没有民主,应引进西方的民主。这些错误的思潮,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很大,将严重地禁锢人们改革的思想,甚至引起改革方向的偏离。对此,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同时强调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保证,并科学地、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