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分析

2016-03-08 01:07
导读: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分析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毕业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和国
毕业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和国外可借鉴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政府调整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农村电子政务发展的策略、原则和模式。
  
  关键词:电子政务数字鸿沟农村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信息化规划
  
  一、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在城市发展相对完善,但在农村的建设就相对薄弱一些。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的电子政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些地方甚至优于城市水平。但是在中西部的大部分农村,电子政务的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硬件设施建设落后,民众的信息素养、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农村居民整体的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信息素养相对偏低,这就决定了农村电子政务与城市电子政务不可能相同。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有几个特征:农村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网络基础设施较差,投入少;农村居民居住的地理位置分散;农村居民更多地侧重于需要农业生产、生活涉农的信息和行政审批;分阶段进行,时间跨度大,建设周期长;优先发展电子商务,以电子商务带动电子政务,最后再“政商分离”[1-2]。毕业 网
  
  二、国外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借鉴
  
  美国、加拿大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上和我国同时起步,在技术方面的硬件设施上也相差不多,但是美、加两国的管理成熟程度发展很快,处于世界的领先位置。美国农业部把部门组织电子政务的发展成熟度过程定格为5个阶段:初级的技术应用;自动化技术普及;集成控制;信息和技术管理;信息共享和组织成熟[3]。很显然,前3个阶段都是在组织业务流程内,即选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技术共享来提高部门工作效率,主要是以技术为特征。而后两个则是组织管理阶段,主要是以组织结构变革管理和实现信息技术效能为主要特征。美、加两国现在已经处在从集成控制向信息共享管理的成熟阶段转移中,以满足公众的要求为组织的目标。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美国、加拿大两国在建设农村电子政务初期,出现了“信息孤岛”、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等现象。每年的政府拨款不能很好地起到作用。摆在美国、加拿大政府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好农村电子政务的功能,让电子政务更好地为民众服务。他们意识到技术不是决定电子政务的关键因素,各部门流程再造才是根本,信息和信息技术管理是重点。为此美国政府颁布了《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加拿大政府制定了《电子政务组织法建设》。两国农业部门开始将工作向管理为主、技术为辅的方向转移。美、加两国农业部门分别制定了电子政务战略计划,以建立一个全面愿景,为农业部门及其机构在5年内的电子政务的应用和资金申请指明方向;并将这些战略计划在网上公布于众,接受人民的监督。美国采取了企业模式来发展农村电子政务,使电子政务的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效能最大化。但是最终目的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为民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欧盟成员国在电子政务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欧盟制定了信息社会行动纲领,提出了要“惠及全民”的发展战略。各成员国也分别根据本国的实际制定了电子政务规划,并积极付诸行动。在农业方面,欧盟各国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普及。欧盟不但重视农业信息采集质量,更重视对农业信息的分析,尤其是中长期农产品市场走势预测做得很到位,深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欢迎。这样就会使很多农民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进行农业生产,有的放矢,增加了农民的效率,可以让农民更好地获得经济效益。
  韩国政府实施了“信息网络村”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目是为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的人提供电子政务的服务,使民众可以通过电子网络获得教育、医疗、农技、市场销售等丰富的信息而获益。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ADSL线路铺设到各家各户,并建立各村的“村庄信息中心”;二是每个村设立“项目运作委员会”,其成员为15名左右村民,根据一定的标准,免费向部分家庭提供个人计算机,这一措施使韩国农村的计算机普及率达到70%;三是政府开展提高村民技能的培训项目;四是选取“村庄领先者”,提供特殊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见识和专长;五是内容建设,并确保村民是最主要的受益者,通过该项目提供的服务内容覆盖了从农业技能到商品定价、从气象预报到儿童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此外还开发了本地用户化内容;六是开展公共认知项目,以确保人们了解通过该项目可以开展哪些事务[3]。到目前为止,韩国农村基本都用上了宽带网。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日本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本国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视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发展迅速。首先,重视对农村信息化的市场规则及发展政策的制定;其次,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日本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农村的通信、广播、电视的发展,其通信、广播、电视已经覆盖农村各个方面。电子政务在农村各项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印度的Gyandoot计划是印度的一项根据本国实际而制定的独特的电子政务计划,这个计划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启动,主要为印度边远地区的农村与部落服务。很多当地重要的人口信息,如收入、阶层、籍贯、土地所有权、债权以及有关土地所有、租赁和税收的文件等都被存入电脑,便于村民的查询和使用,并实现网络化管理。这个网络系统贯穿地区首府与21个独立运营的信息中心,这些信息中心多设在村镇中心人们常走过的路旁,进出都非常方便。在那里,每个村民都可以享受各种电子服务,如原产地证书、房屋所有权证书、当地福利、最新的农产品价格信息。村民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地区高层管理人员反映情况、申诉问题,如缺乏农业专家、水泵发生故障、官员渎职以及商人销售假种子、劣质化肥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而且在民众的监督之下,对反映和申诉的问题在7天之内必须有答复。即便有的农民不认字,也可以通过操作员的协助了解屏幕上出现的价格数字,极大满足了农民的需求。除此之外他们又设立了新的目标:在任何乡村半径5公里内,都可以无线上网。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加大对农村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方面,积极引进私有部门的参与,其成本将由中央政府、地区政府和私有部门共同承担,这样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实施原则
  
  参考与借鉴世界各国在农业电子政务方面的措施和政策,我国在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中要注意贯彻以下原则。
  ⒈基础建设原则
  这一原则的要点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我国农村电子政务要改变以往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城乡差异,把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纳入城乡统筹的范畴之内,改变城乡二元制。在农业信息化初级阶段,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确立农村电子政务发展专项资金,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给予扶持和帮助,用以解决农村地区电子政务资金匮乏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对农户购买信息设备给予相应的补贴,鼓励农民去购置电脑等信息设备。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信息设施的作用,利用广播、电话、数字电视网等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消除城乡“数字鸿沟”。
  ⒉制度安排原则
  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还缺乏制度的安排,这一原则的要点是:尽快制定政策规范,为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提供保障。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和《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为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有序建设和规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专门针对农村、农业信息化的政策法规还处于构建阶段,对于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发展缺乏相应的指导。农业部门应该系统地制定针对农业信息化的政策法规,为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⒊分步实施原则 毕业 网
  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表明,电子政务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针对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也要制定战略计划,逐步实施。我国对于“十一五”时期的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对于我国农村电子政务的发展相应地也应有一个战略计划,该计划要有利于农村电子政务信息化的推进,从而加快农村电子政务的发展。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⒋流程再造原则
  为了实现电子政务,传统政务必须经过流程再造,以实现电子政府的管理需要。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忽视政务流程再造和管理的情况还很突出,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利用率的提升。有些领导干部认为,买了电脑、上了网就是实现信息化了,把原来的工作流程搬到网上,不但没有发挥电子政务的优势,而且造成了电子信息资源的浪费。有些部门只注重自己部门信息建设,而忽视了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造成了“信息孤岛”。农村电子政务的建设要克服这些人为的因素,要推动政府办公流程和程序的适应性变革,对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⒌服务原则
  现阶段,我国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对农村居民政务服务的最大化和效率化。由于地域的局限性,大多数农民不可能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即便获得信息由于知识等因素的限制,也不能很好地对未来做出预测。这就需要政府准确、及时、全面地发布一些农民急需的市场信息,与此同时,还应该主动适应农民、农业企业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预测市场行情等,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发布农产品市场供求情况和趋势分析方面的信息并及时更新,建立直接面向农户的农业商务信息服务,这对于农民增收将起到最直接的作用。因此,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实施要以加强服务意识、加强导向作用、提供服务为原则。
  ⒍素质提高原则
  毋庸置疑,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对电脑、网络知识了解甚少,欠缺上网所需的技能,这些问题严重妨碍农民对于电子政务的认知。电子政务在农村的实施必须提高农民自身的电子信息参与能力。为此在农村应该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培训,让已离开学校或从未上过学的农民接受再教育,例如,利用农村学校网络化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培育新型农民,以适应农村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四、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模式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和南北方经济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农村这种差距更明显,故在全国农村实行统一的电子政务模式是不可行的,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农村电子政务建设区分对待,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实施不同的建设模式。
  ⒈政府主导的模式
  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可以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公益为主、市场运作”的思路来开展建设。电子政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复杂的工程,它需要中央政务和省一级政务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要求,来协调各部门的矛盾,理顺关系。在这种模式下,政府起到主导作用,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相应的协助,弥补政府在农村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实力不足问题,以便更好地建设农村电子政务。
  ⒉“先商后政”的模式[4]
  电子政务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让农民认识、接受电子政务,这是电子政务在农村建设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农村的电子政务和城市的电子政务有很大的不同,把城市电子政务的模式搬到农村是行不通的。要考虑如何让农民在享用电子政务服务时获得真正的经济实惠,通过“先商后政”的模式获得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是较为可行的。电子政务不仅仅是一个政务服务平台,它同时还是一个商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一个贸易交易平台。在农民接受这种模式后,然后逐步商政分离,真正实现农村信息化。
  ⒊以点带面的模式
  在东部、南方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完全可以与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同步,但要注意先试点,再推广,实行以点带面的战略发展模式。具体到一点上,可以首先做好以下3点:①政务村务公开。把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和村务情况及时在网上公布,便于村民了解,一方面可以让村民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村民和基层干部的矛盾。②初步的网上办公与互动。优化政府工作流程,把现实的工作变成网上服务,这样不仅方便了群众,而且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③信息发布、招商引资。如把农村的发展规划发布在网上,吸引投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⒋驱动模式
  在中西部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还不具备全面发展电子政务的条件,但可以启动电子政务的前期建设,驱动电子政务逐渐发展。例如,加强信息化教育与建设,弥补“数字鸿沟”。农民对于电子政务了解甚少,对电子政务有一种神秘感。要帮助农民转变农村地区的落后观念,强化农村信息化意识,调动农民的积极主动性。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途径进行农村电子政务的宣传,并为广大的农民开设信息化、电子政务讲座,使他们认识到电子政务对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又如,中西部农村地区主要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所以与种植、畜牧相关的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都是这一地区农民所关注的,如此根据不同地域农民的需求建立不同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兴凯,张笑楠.新农村电子政务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界,2007(Z1):21-23
  2.李伟克.美国和加拿大农业电子政务的现状[J].天津农林科技,2006(6):36-37
  3.石怀成,黄鹏,杨志维.国外推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重点做法[J].信息化建设,2007(9):45-47
  4.彭超,任匆匆,冯秀杰,等.信息开发呼唤适度整合:我国农村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趋势调查分析[N],人民邮电报,2006-03-22(6)
  
  作者简介:
  刘邦凡,男,1967年生,重庆涪陵人,博士,中国哲学界、管理学界知名青年学者,燕山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重大项目专家、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发表200多篇,其中在《电子政务》等信息化类期刊发表电子政务研究20多篇;出版著作11部,其中电子政务研究著作3部:《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电子治理引论》、《电子政务原理导引》;获得科研与教学奖励17项,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王宏禹,男,1984年生,河北衡水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梁俊山,男,1985年生,山西忻州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毕业 网

    上一篇:和好如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