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财务报告:经理人和投资者的多重博弈务管理毕

2014-11-08 01:15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财务报告:经理人和投资者的多重博弈务管理毕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商业中,的经理人和战略投资者之间永远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等,
商业中,的经理人和战略投资者之间永远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等,一些财务报告已超越了简单的数字罗列而隐藏玄机。客观公正地评价投资对象是每位战略投资者,包括并购者、重组者深切关注的。时下正值股市发布年报高峰期,而读通财务报告,正是认识企业真实面目的第一步。

2001~2003年,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性公司财务丑闻,使财务报告的公正性不断面临挑战。领袖企业如安然、世通和GlobalCrossing等的丑闻,使公众投资者震惊,并对投资银行师的判断产生了极大疑问。由此揭示的问题是,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的经理人和战略投资者之间永远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等,财务报告已超越了简单的数字罗列,成为经理人管理和沟通的工具。

那么,作为战略投资者,如何识别信息,理性质疑,并甄选出决策依据?在过去多年的种种实际操作中,作为投资者和企业的顾问,我们看到,公司经营行为的多样化,投融资行为的复杂化,及随之而来的风险管理活动等等的陷阱,都给战略投资者认清财务报表、还原企业真实面目,带来新的挑战。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投资对象的财务报表幕后到底有何玄虚,是最关键的一步。以下我们以近两年来的实践经验,从成本、销售收入以及其他几个潜在可操纵的因素,来探讨投资者应如何与企业经理人在财务报表上展开博弈。

成本,会成为操纵利润的蓄水池吗?

利润是反映经理人业绩最直观的指标之一,因此也是财报上陷阱最多之处。而在利润表现一栏,有左右其利润业绩的三个因素“成本核算、存货重估、摊销”,在任何一个因素上,公司的经理人都有可能人为地改动,达到虚报利润的目的。其中,成本核算决定了利润核算的公正性。那么战略投资者如何认识经理人在利润动机驱动下的报表成本呢?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LIFO与FIFO的技巧选择近年来,成本核算可以成为制造利润的工具。经理人通过推迟采购时间,或者刻意改变核算来制造“报表利润”。具体而言,后进先出(LIFO)和先进先出(FIFO)是成本核算常用的方法。采购成本上升时,LIFO核算能增多售货成本来减少利润,并使库存“累积”潜在利润。经理人还可通过推迟采购时间将“累积”的利润转至需要时期的“报表利润”。反之,采购成本下降,FIFO增多售货成本并使库存反映为现值。经理人可根据采购成本的变化改为LIFO核算,从而产生经营情况不变时的“报表利润”。

对战略投资者而言,他们在成本核算上要问的问题是:

成本核算方法是否符合行业动态?

如果经理人改变核算方法或设计采购时间,是否在人为地制造利润?

存货重估存货重估能够改变成本核算,从而成为利润调节的“蓄水池”。如果库存的价值大规模改变,那么库存的重估(Revaluation)将成为必然。重估通过存货准备金的调整,相应改变企业成本、利润。思科公司曾在2001年,对存货计提大规模贬值准备金,并在以后的两季中陆续调低准备金,此举被质疑为思科经理人蓄意将存货利用为利润的蓄水池。

对战略投资者而言,在存货重估上要问的问题是:

库存重估是否符合行业动态?

如果库存频繁重估,或者重估升值和贬值交替变动,是否有操纵利润的嫌疑?

摊销的依据摊销可成为操纵单元成本和利润的工具。由于企业不同部门,或者集团内部不同公司共用资源,使得摊销成为必然。而摊销依据的选择,则是经理人的可控因素。比如,在国内集团部分上市的特有国情中,为了提高上市公司形象,经理人可能人为地给上市公司选择少的摊销成本,来制造“报表利润”;或选择多摊销来转移利润。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战略投资者在摊销依据这一栏,要问的问题是:

摊销的依据是什么?

成本结构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销售,会最终带来利润吗?

销售是商业的试金石,销售产生规模,成为利润的最终驱动器。选择销售导向,还是利润导向,成为企业不同阶段的战略选择。
上一篇:财务治理实质是一种财权划分与制衡的财务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