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的演进、导入策略及其绩效评估务管理(3)
2014-11-18 01:04
导读:3、内部控制的反复测试和规划 内部控制的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首先应细致地描出旧系统的内部控制流图,然后通过这个流图来仔细分析内部控制中存
3、内部控制的反复测试和规划
内部控制的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首先应细致地描出旧系统的内部控制流图,然后通过这个流图来仔细分析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进行修正,投入测试,观察测试的反馈结果,再修正再测试,经过多次的反复核验,使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先进且具有可操作性。
(四)职工的岗前培训教育策略
ERP系统形式上是一套软件和一个系统,但其实质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把ERP这个形式上的软件和系统导入企业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把其实质性的管理理念贯彻到企业中却是很难的;因为这依赖于人的因素,而人又是最具活性的,只有抓好了职工的培训教育,才能真正使企业的ERP运行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根据一些来自实践的教训,企业在做职工的培训工作时应注意两点:(1)培训不是仅仅教会职工使用ERP系统,这是很表层的工作,而更应该重视职工思想的教育,让他们切实领悟ERP的管理真谛,从而使ERP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2)很多企业只注重一般职工的培训教育,却忽略了企业领导的培训教育,这是很大的一个错误,事实上,ERP是否导入成功更多的因素在于企业的领导,而不是一般的职工。因为在ERP导入后,组织构架与过去不同了,领导权限的设定和行使也不一样了,一些领导对这种改变的情况不接受,尤其在一些领导的权威被系统的内在控制机理所代替时,更有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这大大影响了ERP的运行绩效,所以ERP上线之前一定要做好企业领导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保证ERP的成功上线。
三、ERP的绩效评估
引入ERP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但是否达到了这个目的,则需要对企业ERP上线前后的绩效进行评估后才能回答,对ERP的绩效评估可从两方面进行: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一)定量化的绩效评估
对ERP绩效的定量评估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1、成本指标
ERP导入成功后,将会引起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ERP的导入会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人工工资和制造费用。首先,在ERP下,物料实现了“以产定购”,ERP系统通过接到的定货单和企业的初始化资料,出各种物料的需求量,再自动扣除现在库存的物料,然后生成需要进行采购的物料数量,采购人员根据复核后的采购数量和采购的订货提前下达采购订单,物料一到达即投入车间进行生产,节约了物料的储备成本。其次,企业实行的是“以销定产”的JIT管理,产品一生产出来即装车运往客户目的地,成品库存费用锐减。最后,ERP,上线后,实现了化控制和组织结构扁平化,一些中间层的管理部门会在整合中删减,原来由多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由1人来完成,企业可节约大量的人工工资支出。这些成本费用的减少,大大减低了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
2、营运效率指标
ERP的实施能够大幅提高企业的营运效率,企业可用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来评估。通过ERP、CRM的管理,可以大大缩短财务结算时间,从而可以提高应收帐款周转率。同样在ERP系统下,物料制造配销的时间缩短,提高了存货周转率。
3、盈利指标
可以采用ROA、ROE等指标来评估ERP产生的效益。这是体现ERP绩效的综合性的指标,它能全面地反映ERP给企业产生的,包括成本的降低,经营效率的提高等,也是企业判断ERP是否提升了企业竞争力的最好指标。
(二)定性化的绩效评估
ERP给企业带来的另外一些有益作用无法用定量化的指标来进行评估,但它确实有助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改善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1、决策水平的提高
ERP使得企业经营、财务等信息更加及时、有
效、透明,企业的各个部门需要什么信息都能由自己从系统中获得,而不像过去的旧系统需要由别的部门编制提供,这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和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