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务管(3)
2015-10-09 01:03
导读: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若没有活跃市场报价的,上市公司往往采用估值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这样公允价值的估计正确与否就至关重要了。若存在关联交易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若没有活跃市场报价的,上市公司往往采用估值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这样公允价值的估计正确与否就至关重要了。若存在关联交易其公允价值可能会成为交易方通过法律上的漏洞来粉刷财务报表,伪造公司良好业绩表象的手段。
(4)资产减值。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为了防止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企业应当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当企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回收金额。
资产可回收金额的估计是根据公允价值减往处置用度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择高而选择。再根据资产可回收金额与其账面价值比较,以确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若发生则计提资产减值预备并确认相关的减值损失。这样在减值测试过程中,是采用公允价值和现值两种计量属性相结合的方法。公允价值如何衡量、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和现金折现所采用的折现率对资产减值测试就无比重要了。
在确定其公允价值过程中有些资产往往不具有活跃的市场价格也没有相类似可以参考的价格,这要采用估值技术的方法进行估计。如何衡量估值的正确性并没有明确的说法。而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时候要求最多涵盖5年,企业治理层如能够证实更长的期间是公道的,可以涵盖更长时间。但企业往往受到客观
政治经济环境、科技进步的影响,给预计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过度自信乐观的治理层往往会高估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是要求能够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和资产的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在会计实务中采用市场利率为依据,若没有市场利率则采用替换利率估计。这样替换利率又能否正确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和资产的特定风险又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在资产减值测试过程中,计量属性要慎用。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在资产减值的会计原则中,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计人当期损益,反映在利润表上,同时计提资产减值预备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从而避免资产利润虚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债务重组。
在债务重组中,根据不同的重组方式会计操纵也不同。以现金清偿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收进,计人当期损益。而以费现金清偿时,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问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收进,确认当期损益。债务转化为资本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以为债务重组利得,计人当期损益。这样一些本无清偿能力的公司,一旦经过债务重组可能减少债务,增加权益,同时增加当期利润,并极大地进步EPS。经营业绩较差的公司可能会利用这种方式来操纵利润,蒙蔽投资者,所谓的“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
3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应用环境及其相关建议
(1)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进步财会职员的从业素质。
任何一种计量模式都要求有与之适应的内外部环境。鉴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情况,正处于转轨型经济时代,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经过股权分置改革也没有改变国有股、法人股所占股份比例过高的局面。上市的民营企业中经常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大股东很可能会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来达到内部人控制的目的,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关键要完善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让投资者参与市场,弱化内部人控制。充分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监视权。同时进步财会职员的职业判定能力和专业水平,使他们能够利用公允价值来把握市场信息,紧跟市场,为企业的投资融资决策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孕育公允价值所需的市场条件。
证券市场存在着活跃的市场报价,但对我国证券市场是否到达有效性并没有同一的意见。采用估计技术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也需要市场信息。所以要努力培育各级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使公允价值更加客观、直观。同时加强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为企业迅速获得可靠的市场数据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