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治理的手段及建议务管理毕(2)
2015-10-11 01:14
导读:二、结论与建议 由上可知,上市公司违反会计政策,滥用盈余治理已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使会计报表上的反映的企业业绩同企业经营实际脱节,
二、结论与建议 由上可知,上市公司违反会计政策,滥用盈余治理已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使会计报表上的反映的企业业绩同企业经营实际脱节,给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决策造成误导,也给整个资源的配置和宏观调控带来不利。盈余治理既损害了会计生命力所在——有用性,对会计职业和上市公司本身的资本市场发展远景也造成不利。因此建议: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抑制盈余治理的内部约束机制。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监控机制;推行股票期权计划和民事赔偿制度,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二)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视。建立完善的注册会计师执规范体系,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强化注册会计师风险意识,进步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三)推行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减少诱发盈余治理的政策因素。树立市场化的监治理念,将准市场化的核准制逐步转为完全市场化的注册制,健全保证信息表露质量的会计标准和执行机制,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尽快制定和颁布资产减值、企业合并、合并会计报表等具体会计准则,对于收进、用度的确认、计量尽可能明确规范,减少上市公司盈余治理的选择空间。(四)进步市场参与者的素质,增强识别盈余治理的能力。加强对投资者的,进步投资者理性,防止投资者盲目投机行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