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目标研究务管理毕业(3)
2015-11-09 01:25
导读:3.摒弃“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遵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潮流的共同治理逻辑。鉴戒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优点,结合我国国有企业自
3.摒弃“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遵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潮流的共同治理逻辑。鉴戒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优点,结合我国国有企业自身特点,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其核心就是摒弃“股东至上”的逻辑,遵循既符合国情、又顺应潮流的“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共同治理思路。新的治理逻辑夸大: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利用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控制;不仅夸大所有者的权威,还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
共同治理结构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与原有的公司治理结构相比,有明显的优点:①共同治理承认改革的现实背景和条件特征。比如我国职工的就业刚性和企业的债务刚性短期内无法改变,诸如此类的约束条件限制了治理结构的创新空间。而正确的治理思路应该是面对这些题目,把这些约束条件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加以利用。如就业刚性实在反映了职工对企业的依靠,而这是确保职工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基础,反而能调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的治理和监视;而债务刚性能加强银行等债权人对企业行为的监控,改变银行对企业债务的软预算约束状况;②企业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集合,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相互依靠,团队成员只有缔结长期合约,才能确保这种依靠性资源免于受损。而共同治理恰恰有助于保持利益相关者的长期有效的合作;③共同治理结构有助于克服政府“廉价投票权”的困难。在政府是唯一监视者时,其“廉价投票权”题目必然存在,但共同治理引进债权人、职工等作为监视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政府监视失灵的题目。
事实上,我国在共同治理方面已有诸多实践,如在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引进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我国《公司法》还明确规定监事会中应有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公司决定生产经营的重大题目、制定重要的
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意见及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等。
大学排名 四、财务治理目标应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而变化
作为赖以运行的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治理结构确定了企业的目标,并提供了实现目标和监视运营的手段。企业财务治理目标服务于企业的目标,当然也是由治理结构来确定。假如看不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不能适时调整公司财务治理目标,整个财务运行机制就不可能公道,进而到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但企业财务治理的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在这样一个根本性上,遵循不同公司治理逻辑,会形成不同的答案。
1.由“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确定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治理目标。“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以为,股东在企业中投进了大量的专用性资产并终极承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而也应享有企业的全部剩余收益,即股东持有剩余索取权。因此,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财务治理目标就是通过财务上的公道经营为股东带来财富上的最大化,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股东所有的股票数目和股票价格两方面因素决定,在股票数目一定,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股东财富达到最大,从而使股东财富最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治理目标只夸大股东的利益。
2.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治理目标违反了“共同治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共同治理的逻辑与股东至上的逻辑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是仅仅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大量的和事实证实,企业并不是所有者的企业,而是所有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的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将各种资源投进企业,通过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长期合作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财务治理目标正是各利益主体实现各自利益的手段,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以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为中介达到平衡,使得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应该指出,企业价值同股东财富在性质上和数额上都是有差异的,企业价值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包括股票价值和债权价值,还应包括人力资源所创造和积累的价值。在对企业进行评价时,看重的不是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水平,而是企业潜伏的获利能力,可见所谓企业价值应是“资产负债表”左方资产的价值,而“股东财富”则相当于“资产负债表”右下方的所有者权益的价值。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用企业持续经营期间预期报酬(或自由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和来表示,而折现率又与企业风险相适应,因而在风险和报酬实现较好的均衡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