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合作社财务治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务管理
2016-02-12 01:11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专业合作社财务治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务管理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 要] 财务治理中存在
[摘 要] 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题目已经成为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瓶颈。合作社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缺失、重经营轻治理的会计核算熟悉和合作社组织机构的特殊性等是造成专业合作社财务治理题目的原因,建立财务治理示范项目激励、拓展成员账户通道和强化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等措施,是进步合作社财务治理的最主要手段。
[关键词] 合作社;财务治理;成员账户;治理规范
农民是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实践证实农民加进专业合作社,是进步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佳路径选择。当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进一步壮大、发展时,面临着瓶颈障碍,突出地表现为财务治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了解财务治理的现状,分析题目成因,对解决发展中的财务治理题目,制定相应的政策十分有益。
一、专业合作社财务治理的现状
1.资金不足,运作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有成员缴纳的股金、会费、从金融机构或社员处借进款项、税后盈余分配后保存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政府补助和其他单位的捐赠。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有:(1)用于零利润供给生产资料、收购、保鲜、蕴躲、加工农产品等经营所需资金,急且需要量大。(2)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规范化建设方面的科技实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推广,品牌建设、无偿开展的农技服务资金需要,按生产经营计划,资金需求量大,增长稳定。(3)小额度的、日常零星贷款需要。(4)特殊(灾后)生产重建资金需求,额度大、时间长、需求急等。合作社在资金供求总量和时间分布上都显现矛盾,运作较为艰难。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控制制度不健全。(1)合作社与成员之间业务控制不够严密。如农资集中采购与供给,按合作社章程和治理要求,成员所需农资从合作社购买,但仍有相当多成员私自采购农资,而不通过合作社购买农资。如收购——销售业务,按章程和上级主治理部分的意图,合作社应同一收购和销售成员农产品。但成员的利益取向重于契约要求,假如合作社收购价格不能使成员满足(与当地市场基本持平),成员会将产品投售给其他单位,合作社无法获得货源保证,出现卖难时成员会果断要求合作社按保护价合同规定数目收购。从浙江省统计合作社为社员同一采购农业投进品的比例均匀为64.73%,合作社为社员同一销售主产品的比例均匀为77.67%,完全同一销售比例约为5%,合作社业务控制不严密,财务目标就不能实现。(2)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违反内部控制对人与岗位的要求。理事长兼出纳、理事长直系支属兼仓库保管、监事长兼会计、监事兼产品收购等现象比较突出。缺少专门治理职员,很多合作社尽管成立了财务科、技术部、市场开发部、销售科等治理机构,尽大多数机构职员相互兼任,这些职员几乎由合作社的理监事会成员组成,一般成员参与治理很少。票据使用不符合内部控制规定的现象十分突出。用度开支尽大多数为收款收据,正式发票很少。向社员收购农产品没有专用的收购凭证,销售或代理销售产品时,根据对方要求确定是否开具销售发票,经济业务不进账现象也较普遍。财政补助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专款专用意识较差等题目比较突出。(3)账簿记录不完善、记录不连续、财产清查不健全。现金和银行存款
日记账不分设,用一本流水账记录(这是合作社的主要账簿),现金保管未用专门保险柜,***和私人现金混放现象普遍。未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设成员账户,多数合作社未做到的成员和非成员与合作社交易有区分。明细账设置很不完善,明细账记录不完整情况比较突出。一些合作社缺乏对货物流通必要的、完整的账簿记录,实物流转信息与账务信息不同一,账证、账账核对不及时,财产清查开展不普遍。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利益分配混乱。分配制度直接关系着每一个社员的亲身利益,关系到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资金形成的资产,未按规定均匀折股量化到全体成员。(2)可分配盈余返还时间不符正当律规定。一些合作社(蚕、茶)在季节交易结束后实行返利,季节农产品价格波动大,返爽利差大,导致成员对销售时间、品质等产生新的矛盾。(3)可分配盈余返还程序不符正当律要求。一些合作社不是将合作社的税后盈余进行返利,而是以销售价格倒扣相关用度后部分进行返利,导致不同合作社成员负担的用度水平存在区别;返利审批程序不规范,返利未按照一事一票投票表决分配方案,即使提交社员大会讨论也以鼓掌方式通过,多数合作社是按章程规定,理事会在章程基础上进行(微调)决定返利分配方案,社员行使基本表决权的机会被剥夺。(4)可分配盈余返还标准和比率不符正当律规定。有的合作社按惠顾额返还,有的合作社按出资额量化返还,比率一般低于60%;合作社的领导和工作职员对可分配盈余返还程序、时间、比例等答复明显不一致。有不少合作社领导和社员不知道股金分红、股息和盈余返还为何物,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配。由于利益分配不公道引发的矛盾导致合作社解散的案例时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