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表现形式及原因探析务管理毕业(3)
2016-02-18 01:20
导读:3.内控不力引致的风险 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内因与外因之分,外由于表,内由于本。随着社会法制化的推进及企业竞争的加剧,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
3.内控不力引致的风险
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内因与外因之分,外由于表,内由于本。随着社会法制化的推进及企业竞争的加剧,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治理最重要、最关键、最基本的内部治理因素之一。只有建立、健全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到基业长青,而假如缺乏健全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就会进一步暴露企业治理体制的欠缺和导致治理者的失误,成为酿成企业财务风险的警源。
事实上,诸多上市公司违规操纵案例都与公司治理不健全有关。首先,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假如一个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相互制衡,这就在最高层次上保证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其次,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它具有权力配置、激励约束和协调功能,可以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题目,可以规范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克服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可以激励和约束董事会和高级治理层的行为,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
研究表明,从委托代理关系角度看,企业内部控制弱化主要表现在:
(1)法人治理弱化。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在财务上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健康的,而弱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其财务表现是趋于恶化的。目前,我国法人治理结构弱化具体表现为:股东大会成为“橡皮图章”,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多半流于形式;董事会内部治理不健全,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董事不“懂事”的现象时有发生;治理层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监事会形同虚设。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没有建立多层次的内部控制与监视体系,包括股东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经营者对治理者的约束和控制、治理者对员工的约束和控制。
(3)没有建立企业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现代企业治理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建立将企业经营者及员工的努力程度与他们个人相连系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目标。实践证实,单纯依靠企业的
规章制度进行控制是不够的,必须还要和激励方式结合起来,产生凝聚力,才能形成高效率的内部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2] 刘彤霞.《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及系统的构建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3] 张叫、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4] 彭韶兵、刑精平.《公司财务危机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