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治理的创新务管理毕业论(2)
2016-04-24 01:03
导读:二、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治理的创新 网络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网络化。财务治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
二、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治理的创新
网络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网络化。财务治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治理目标、治理内容和治理模式进行创新。
1.财务治理目标的创新
传统财务治理目标以“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它是基于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源的稀缺性和使用上的排他性等原因产生的,体现了股东至上的原则。然而,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在企业资源中占主导地位,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发生了改变,若财务治理的目标仅回结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主体,必然导致企业相关主体的冲突,终极损害企业的利益。因此,财务治理的目标应向高层次的多元化形式演变。原来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者,必须转向以“知识最大化”为主体的综合治理目标。
2.财务治理内容的创新
(1)融资、投资创新。在传统经济形式下,企业的融资是指以低本钱、低风险张罗企业所需的各种金融资本;投资资金的运用,主要指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投资。而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治理是企业财务治理的重心。因此,企业的融资、投资重心将转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目前,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竞争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竞争,谁拥有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便拥有了发展、生产的主动权。因此,筹集知识资本和储备人力资本将成为网络经济下财务治理的重要环节。
(2)资本结构优化创新。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而网络财务中资本结构优化创新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关系;二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比例关系、形式和层次;三是确立知识资产证券化的种类、期限,非证券化知识资产的权益形式,债务形式以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通常情况下,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是通过投资与融资治理而实现的。只有优化资本结构,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与风险的相互配比,才能实现企业知识占有与使用量的最大化。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收益分配模式创新。在网络经济下,企业资源的重心转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有知识的劳动者成为企业的拥有者。企业的资本可分为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企业的拥有者发生了变化,收益分配模式必然发生变革。收益分配模式由传统的按资分配变为在企业的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各所有者之间分配,按照各所有者为企业做出贡献大小及所承担风险大小进行分配。
3.财务治理模式的创新
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物理间隔都将变成鼠标的间隔,财务治理的能力必须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务治理模式只有从过往的局部、分散治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治理转变,才能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团体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账、远程审计等远间隔财务监控,也可以把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治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团体在互联网上通过网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治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进步企业竞争力。
三、网络经济下财务治理创新的实施构想
企业财务治理创新是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确当务之急,在此笔者提出几点实施财务治理创新的构想:
1.树立新的理财观念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因此企业理财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只盯住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首先,企业财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财务治理的水平。其次,企业财务职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观察和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能够科学正确的猜测市场环境下的不确定因素。再次,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使企业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