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的动机与手段分析(2)
2016-05-15 01:06
导读:二 目前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主要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关联交易调控经营业绩 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发生的
二 目前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主要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关联交易调控经营业绩 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如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企业团体内各公司之间的商品购销及其他资产的转移等都属关联方交易。由于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大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因此,关联交易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中。应该说,关联交易与虚增经营业绩不存在必然联系,但有些公司在关联交易中,其交易价格按公司需要随意制定,有的实属虚假交易,使利润在团体公司内部转移,这种关联交易已成为上市公司调控利润的重要手段。还有的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转卖给关联方,这些资产的价值有限,但转让价格却很高,在资产转让中上市公司往往会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还有些上市公司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治理用度、离退休职员用度转移给母公司,从而达到进步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目的。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由关联交易取得的收益往往带有一定的虚假性,需要深进剖析。
(二)地方政府部分的关照使上市公司利润虚增 从地方利益看,利用上市公司召募资金对推动地方作用很大。一个地区上市公司的指标很紧,壳资源十分珍贵。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不忍上市指标作废和失往宝贵的已上市资格,便不惜向本地区上市公司进行援助,给予政策上的扶植。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援助就成为很多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重要手段。比如,地方政府为扶持上市公司,越权给上市公司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的退税,多数上市公司所得税实际税负为15%,甚至更低。由于这种税收优惠属于地方政府的越权审批,所以它是不确定的,也缺乏连续性,只是按需要调控利润的一种手段。再有,在上市公司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为确保上市公司的利润,使其达到在二级市场上再筹资的要求,地方政府往往会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有的补贴数额很大,显然是“业绩不够,补贴来凑”。很多上市公司的补贴收进在利润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此外,地方政府通过机构对上市公司拖欠的利息予以核销减免,也是地方政府援助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应摊销的用度或损失暂时挂帐,从而虚增利润 应摊销的用度或损失包括:已确以为坏帐的应收款项;长、短期待摊用度;待处理财产损失;存货跌价损失及投资跌价预备和减值预备等。上述用度或损失摊销与提取数额往往很难确定,伸缩性极强,为上市公司灵活调控利润提供了条件。比如待处理财产损失、三年以上帐龄的应收帐款、长期待摊用度等,尽管这些帐项还列示在资产方,但实际上是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理应转进用度或损失的虚拟资产。它们仍以资产形式挂帐,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蓄水池”。另外,长期投资减值预备,提取减值损失的依据很不充分,尤其是无市价的长期投资,往往凭估计确定减值损失,对发生的损失可以少提,甚至不提;长期积存的存货,实际价值远低于帐面价值,由于存货的跌价损失是根据本钱与可变现净值相比较来确定的,而可变现净值的高低很难有正确标准,上市公司完全能够对跌价损失进行粉饰,进而调控利润。 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的手法还有很多,像利用非实质性资产重组拼凑利润等,在此不再赘述。 三 针对上述情况,治理层已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要求上市公司公布年报时要表露关联交易的类型和定价政策;对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具体说明等。最近,证监会发出通知,要求上市公司编制和表露季度报告。财政部也于近日发出通知,夸大对于违反《法》和国家同一会计制度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这些措施的推出,有利于进步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但笔者以为,仅仅加大治理力度还不能有效遏制虚增经营业绩之风。还应在考评公司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的上进行深进改革,建立的考评体系,从而从机制上制约虚增经营业绩的行为。 首先,考核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应以主营业务利润为主,而不是净利润或利润总额。尽管对主营业务利润也会加以粉饰,但相对而言,该指标较净利润和利润总额要实在得多。,各种利润率指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大都选用净利润和利润总额,主营业务利润往往被冷落。从构成上看,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除受主营业务利润外,还受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进、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的多因素影响,而后几项正是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主要渠道。笔者以为,主营业务利润受非正常因素影响小,用它取代净利润,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等,更能正确反映公司的收益水平。一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可能这些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较高,但这些公司不具有成长性和潜力。如避开受其他业务利润、非经常性损益及所得税率影响的净利润指标,会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虚增净利润的行为。 其次,应削弱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地位,用一个指标体系取代单一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评价公司的收益水平。如前所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极易被粉饰,以该指标水平决定上市公司能否配股和增发新股,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建议,建立一个指标体系,综合考核上市公司的质量。如设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每股净资产、每股现金流量等指标,弥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不足。值得留意的是,净资产指标应剔除造成资产虚增的长期挂帐的虚拟资产。在上述指标群中,每股现金流量是极其重要的指标,该指标可以揭示企业盈利能力质量的高低,是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的重要补充指标。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说明净收益的收现能力强,盈利能力的质量高,也证实公司资产活动性好,营运能力强。证券监管部分通过对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判定其是否需要配股,以避免把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形成的上市公司通过操纵利润虚增净资产收益率的弊端,从而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的行为,终极达到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 [] [1]王鹏程。会计报表粉饰及其识别[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邹香。图表式报表分析示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