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应收账款治理 防范销售风险务管理毕业论(3)
2016-06-05 01:04
导读:第四,严格内部控制制度,严防应收账款风险。企业领导要带头遵守内部控制制度。要明确内部控制制度不是约束某一个人的,而是约束所有人的;内部控
第四,严格内部控制制度,严防应收账款风险。企业领导要带头遵守内部控制制度。要明确内部控制制度不是约束某一个人的,而是约束所有人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是在一定的时期起制约作用,而是要长期起作用的。企业的赊销行为必须在内控制度的框架内进行,不能领导一个人说了算。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应独立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规定和各个环节要严格监视,一旦发现应收账款方面出现潜伏的题目,要向领导和有关部分及时通报,并采取措施严加防范,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企业的各个部分也要同心协力,共同遵守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在防范和化解应收账款风险中的作用确实得到应有的发挥。
第五,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治理。企业要对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题目,提前采取对策,防止恶化。(1)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定期足额收回的题目。这样,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深进调查,分析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信用品质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2)认真对待应收账款的账龄。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留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在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分析中,企业财务治理职员要把过期债权款项纳进工作重点,研究调整新的信用政策,努力进步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
放松监视,以防发生新的拖欠。(3)满足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企业为了当期必要的现金支出,必须要取得与之相匹配的现金流进总额。企业既定会计期间预期现金支付额扣出同期稳定可靠的现金流进额(包括可随时支取的银行贷款、短期证券变现净额等)后的差额,就非要通过应收账款的有效收现才能得以保证最低现金需求。可以这样说,应收账款未来的坏账损失对企业当前经营并非最为紧要,更关键的是现期实际现金到位的应收款要能够填补同期现金流量缺口,特别是要满足具有刚性约束的纳税债务,工资支付及偿付不得展期调换的到期债务的需要。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第六,建立应收账款坏账预备制度。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贸易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预备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账款可以计提坏账预备金。企业要按照期末应收账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补偿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已无法收回的坏账损失,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