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治理(2)
2016-09-30 01:02
导读:按照目前流行的解释,所谓法人财产权是指企业依法成立取得法人资格后,对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本金及其增值以及企业在经营中负债形成的全部财产,依
按照目前流行的解释,所谓法人财产权是指企业依法成立取得法人资格后,对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本金及其增值以及企业在经营中负债形成的全部财产,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战胜、使用、处分和相应的收益权利,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只以投进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企业的法人代表成为法人财产权的经营者。我以为,法人财产权的核心是企业的财权,产权主体的实质是财务主体,企业经营者首先是一个财务治理者。
法人财产权产生的条件是股东与公司董事之间的信托关系(即以信任为基础,以委托为方式,由企业经理代理股东经营企业的法人财产)。但是,从财务治理上分析,这种信托责任或信托关系具体又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企业出资者委托董事或经理为其代理人,以实现企业投资者收益最大化目标来治理企业财务;二是企业内部高层经营者委托中层经营者(财务经理)行使企业中层级基层财务活动进行治理的权力。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讨论财务治理主要局限于第二个层次上的财务题目,尽管这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财务代理关系,但并不是最关键、最主要的财务代理关系。
法人财产权概念的提出,使原有集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职能于一身为特点的财务机制和层次,发展成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营职员分工协作为特点的财务治理机制。此时,企业的整个财务治理活动已表现为下表所示的三个基本决策层次。 所有者 所有者 ①决定经营方针 ①长远眼光
与投资计划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财务 股东(大会) ②选举董事 ②主要目标
③批准企业财务 ③审议重要文件
预决算
④决议公司清算
分立、合并
经营者 董事长 ①具体财务战略 ①中、长期眼光
财务 总经理 ②公道的组织 ②具体战略
③有效的控制批 ③财务决策
准预算
④动态协调
⑤聘任或解聘财
务经理
财务经理 财务经理 ①拟定各种计划 ①短期眼光
财务 财务职员 ②具体日常财务 ②执行决策与预算
决策
③决策财务分析 ③财务控制
与报告
④实施财务预算 在以上三个层次的财务治理中,经营者财务是主要的,理由是:
1.所有者财务在企业以法人形式存在以后主要是一种监控机制,而不是一种决策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资本出资者与企业经营者出现错位日趋明显,即所有者并不一定是企业的经营者,法人概念的提出,使企业作为财务主体,其经营者具有财务自主权,有权独立进行财务活动,包括资金筹集、投资、使用、分配和偿还的自主权和财务猜测、财务决策的自主权。这些权利排斥着包括出资者在内的任意干扰。况且,作为企业财务研究的重点决不是出资人意图是什么,而是关注经营者应该如何理财,完成信托责任的题目。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这里所说的所有者财务主要是一种监控机制,在"经理革命"的浪潮中得以进一步体现。所谓经理革命即领取薪水的经理职员在高层治理中逐渐取代传统的所有者而占支配地位,这里现代工商企业扩张的产物,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这种经理式企业在美国到本世纪50年代基本成熟和完善。由于经理革命的完成,牢固地确立企业经在企业经营财务决策中的中心地位,原始出资人难以再染指企业财务决策,企业的法人产权越来越由经理阶层全权支配和处置,法人财产日渐脱离原始产权而不断彻底独立化。尽管,这种变化并不意味股东控制本身已经不存在,更不能以为所有权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只是股东对企业经理的控制更注重通过股票市场来实施间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