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债规模:现状、趋势及对策(5)
2013-08-14 01:10
导读:(3)调整国债持有者结构,增加各主体对国债的需求。国债的持有者包括中央银行、专业银行、机构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和国外持有者等。当
(3)调整国债持有者结构,增加各主体对国债的需求。国债的持有者包括中央银行、专业银行、机构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和国外持有者等。当前要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首先,要取消对商业银行购买国债的某些限制,允许商业银行更大规模地直接进入国债市场。因为这将不仅有助于扩大国债发行规模,降低国债发行成本,也有利于调节其资产结构,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持有足够份额的国债是形成规模化的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前提。其次,着力培育国债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作为以规避风险、追求最大收益为经营目标的专业投资组织机构,它的培育、成长及成熟将带来国债投资运用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投资战略多元化,并由此促使国债市场发生质的飞跃和量的拓展。再次,可考虑允许国外投资者持有一定比例的国债。到1996年底,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自由兑换后,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客观上为向国外投资者开放资本市场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通过对国债持有者结构的上述调整,可以改变国债市场始终在财政部、非银行机构和居民个人这样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循环的格局,可较大幅度地扩大国债市场的发行空间。
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萨雷恩,1997:《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三联出版社。
R. S.平狄克、D. L.鲁宾费尔德,1997:《微观经济学》,中译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世界银行国别报告:中国经济(1997)》,中译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袁东,1996:《国债、金融创新与利率市场化》,学林出版社。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刘溶沧、赵志耘,1997:《财政政策与实践》,中国院
研究生院教材。
高培勇,1996:《国债运行机制研究》,商务印书馆。
高坚,1995:《中国国债-国债的理论和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
赵志耘,1997:《公债经济效应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刘国光等,1997:《1997年经济蓝皮皮――中国经济形势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候荣华,1995:《中国财政运行的实证》分析,中国计划出版社。
贾康,1996:《关于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认识》,《财政研究》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