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发展完善我国国债二级市场的思考(3)

2013-09-05 01:00
导读:三、完善与发展我国国债二级市场的对策 (一)逐步建立起一个全国统一、多层次、多元化的国债交易市场 我国现存的三个国债交易市场是在特殊的条件
 三、完善与发展我国国债二级市场的对策  (一)逐步建立起一个全国统一、多层次、多元化的国债交易市场  我国现存的三个国债交易市场是在特殊的条件下形成的,各自仍具有阶段性的历史功能,且发展极不平衡,短期内实现其完全统一是不现实的;人为的行政性合并也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比较稳健的是:在统一全国国债托管和结算的基础上,依托原有试点继续推行国债柜台交易,增加交易所的国债品种,使更多主体参与到银行间国债交易市场中来,打通银行间国债交易市场和其他国债交易市场,推动银行间国债市场朝着公共市场的方向发展,最终使几个市场走向统一。  (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国债交易价格形成机制  继续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加长期定息国债的发行,有效地在低利率时期锁定国债筹资成本,以奠定国债基准利率的地位;完善我国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形成机制。  (三)优化交易主体结构,培育机构投资者  要优化我国国债交易主体的结构。在条件成熟时可以适当引进国外投资者参与到我国国债二级市场中来。打破中央银行不持有国债的传统观念,使其持有一定比例的国债,以更好地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控制货币投放量。2002年,银行柜台试点交易的开展得到了各界的极大认可,今后要继续推进商业银行柜台交易试点工作,以减轻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债券持有压力,缓解银行储蓄存款居高不下的状况,拓宽群众投资渠道。  加强国债政策宣传,强化机构投资意识,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完善国债承销团制度。将完善国债一级交易商制度和建立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国债一级交易商的做市商作用,为机构投资者开辟良好的服务渠道;研究和培育专门的国债投资机构,如:国债投资基金等;尽快解决社保基金、房改基金的入市。  (四)完善市场制度建设,提高市场流动性  1.加快国债净价交易制度建设。2002年上半年我国交易所国债交易中已实现了净价交易,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流动性。今后,这一制度要扩大推行。  2.完善国债回购市场。制定全国统一的国债回购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国债回购交易的业务开展原则,建立场内国债回购交易集中审批制度,严格执行足额交易规定。继续加强对回购市场资金流量的监控。  3.适时开展其他交易形式。待到条件成熟时,制定国债期货交易法规,恢复国债期货交易,活跃国债交易市场。  (五)搞好货币市场与国债二级市场的配合  要改善商业银行与国债流通市场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国债流通市场进行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对其人市交易要严格管理、强化监督,使其为稳定国债流通市场尽到责任,严禁其操纵市场、违规交易;同时,商业银行也要积极配合其他国债交易参与者,为其正常交易提供相应服务,做好货币市场与国债二级市场的配合。  (六)加强对我国国债二级市场的监管  第一,强化监管的手段,尽快制定、出台、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对扰乱市场的违规行为要及早发现、及时处理、严惩不贷,有效保证国债交易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第二,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明确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之间关于国债交易市场监管的职能分工,密切三者配合协作,共同为我国国债二级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Bucnanan,James M. Public Principles of Public Delt Homewood, llinois,Richard D.Irwin Co., 1998.  [2]C. V. Brown and P.M. Jakeson,Public Sector Economics, 1990, fourth edition, Basil Blackwell  [3]Committee on Financial Market,Government Debt Management,OECD,1989.  [4]冯健身。公共债务[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0.  [5]杨大楷。国债市场体系[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肖宇。中国国债市场:发展、比较与前瞻[M].北京:社会出版社,1999.  [7]曹福海。略论我国国债利率市场化[J].上海财税,1998,(5)。  [8]汪海东,赵勤。增强国债市场流动性[J].财政研究,2000,(5)。  [9]陆虹。中国国债的功能及国债规模因素浅谈[J].统计,1999,(4)。
上一篇:试析国债运用效率的提高途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