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开创中国电影的新纪元(1)(2)

2013-11-08 01:12
导读:二、中国电影在100年的潜心实践和探索中, 形成了独特的优良传统和艺术品格 回顾百年中国电影的实践历程,值得总结的经验、规律和启示有很多很多。

    二、中国电影在100年的潜心实践和探索中, 形成了独特的优良传统和艺术品格

回顾百年中国电影的实践历程,值得总结的经验、规律和启示有很多很多。我想其中尤为突出而鲜明的,是百年来中国电影人创造的独特而优秀的电影文化传统:即中国电影始终坚持了民族化、大众化、科学化、多样化的文化特色和发展方向,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了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艺术品格。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维系中华民族电影事业的精神纽带,也是推进电影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这里概括为四个方面的传统: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文艺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中国电影人牢记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在百年创作实践中,坚定地关注民族命运,抒发民族情感,揭示民族矛盾,呼唤民族觉醒,讴歌民族英雄,担当了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先锋,凸显了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可以说,一部中国电影的艺术史,映衬着的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命运史。中国电影的兴衰变化,一直伴随着民族命运的跌宕起伏,“与民族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已成为中国百年电影史上一以贯之的思想精髓。这一优良传统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秉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血脉,表达出强烈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思想内涵。纵观百年电影史,电影在民族进程中的每一个历史关头,都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主题,像影片《松花江上》《林则徐》《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黄河绝恋》《我的1919》《一轮明月》等,爱国主义主题随着历史变迁和民族命运的不断变化而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一直延续到当代电影创作,始终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和引领时代前进的精神动力。

二是聚焦了民族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大转折,再现了民族进步中的历史记忆。像《西安事变》《重庆谈判》《大转折》《大进军》《长征》等影片,都以其史诗品格,再现了民族历程中令人难忘的重大史实和宏大景观,反映了中华民族抗争自然、抵御外侮的不屈精神,不断丰富着民族精神的内涵。

三是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民族气概、民族情感、民族品格,而又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叱咤风云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形象,有成吉思汗、郑成功、赵一曼、江姐、董存瑞、刘胡兰等彪炳史册的民族精英和民族英雄,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蒋筑英、郑培民、张思德、周国知、任长霞、牛玉儒等时代英模和时代新人形象,还有李双双、陆文婷、梁三喜、秋菊、喜莲等普通劳动者的典型形象,以及小海娃、张嘎子、潘冬子等活泼勇敢的少年儿童形象。这些由我国电影艺术家塑造的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都体现出我们民族性格中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可贵品质和传统美德。

(二)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一百年来,中国电影始终密切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走进人民大众的心灵,用宽广的情怀、辩证的思维、丰富的影像,表现人生的价值,折射人性的光芒,针砭时弊,揭示本质,反映历史和时代的进步,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铸就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社会现实,顺应历史趋势,把握社会脉搏,表现时代主题。我们从《青春之歌》《花园街五号》《凤凰琴》《一个都不能少》《惊涛骇浪》等许多影片可以看出各个时期的电影创作,都直面社会进步的本质要求,发出时代的最强音,为时代的进步鼓与呼。

二是信守艺术良知和社会责任,敏锐地观察生活,深刻地剖析社会,不断开拓着现实生活的表现领域,捕捉社会生活的细微变化,以小见大,以情动人,坚持辩证的反思和犀利的批判,表现出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精神力量。如《三毛流浪记》《牧马人》《不该发生的故事》《良心》等一系列影片都体现出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深度。

三是体现博大的人文关怀,在刻画普通民众的心灵中展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在平凡生活中挖掘人生的意义和人性的深度。像《邻居》《人·鬼·情》《妈妈再爱我一次》《秋菊打官司》《香魂女》《洗澡》《漂亮妈妈》《暖春》等影片,都表现了亲情、友情、爱情的浓郁情怀,表现了人文关怀和人性的深度,这类影片占据着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位置,是中国电影的特色,也是世界电影的永恒主题。
(三)百花齐放的多样化传统。多样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多样化的电影也艺术地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百年电影创作在题材、类型、风格、样式、手段、技巧上“百花齐放”,异彩纷呈。题材内容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电影选择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群体与个体,重大题材、历史题材、少数民族题材、儿童题材等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化表现在电影形态的类型化,传记片、爱情片、动作片、歌舞片、惊险片、喜剧片等,姹紫嫣红,琳琅满目。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体现在电影语言的个性化和艺术技巧的独到新颖上,既有恢弘的交响乐,又有温馨的小夜曲。人物性格的多样化表现在特定环境下不同人物的性格的个性化、多样化等等。总之,各个时代的电影创作者,都是通过自由地创造性地选择电影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使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交相辉映,具象展现和抽象表达共同呈现,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互为补充,形成了绚丽多姿的电影艺术的百花园,显示出中国电影的多姿多彩,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四)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优良传统。百年来在我国优秀的电影传统中,蕴含着一种生生不息的思想活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电影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百年电影实践中,我国每一代优秀的艺术家都为影片的艺术探索与创新,付出了巨大的勇气和努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国电影的优秀传统正是历代电影艺术家不断创新的积累和结晶。无论是中国内地还是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影艺术家都在不断学习先进的电影技巧和经验,不断积累生活功底,不断攀登艺术的高峰,在创作中既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又优势互补,各学派流派之间相互比较、切磋,与世界各国电影的交流取长补短,形成了一个创新与发展的开放体系。

中国电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同的荣耀,是抹不去的生命烙印。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实践者、传播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大力弘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创新的精神和勇气,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借鉴世界各国经验,大力推进我国电影的理论创新、观念创新、艺术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等,在不断创新中取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三、当代中国电影的产业特征和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电影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验。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明显增长,对文化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消费形式更加多样。随着文化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电影的发展前景广阔,充满了希望和机遇。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实力还很薄弱,基础设施的建设、市场化的程度、科技力量和管理水平、电影产品的普遍质量还亟待提高,体制性的障碍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电影改革与发展任务还很紧迫、很艰巨,可谓“任重道远”。

当前,中国电影产业正在经历着一场体制性、结构性的变革与创新。其产业特征及发展趋势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电影发展模式从注重数量增长,逐步转向注重质量、效益的增长和持续、协调、全面的发展;二是电影管理体制从事业主导型向产业主导型转变,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明显,政府逐步转向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综合手段来实施宏观调控和管理;三是电影经营主体从单一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结构转变,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部分外资共同形成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四是电影市场逐步向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市场格局转变,电影盈利模式已经从单一的影院票房逐步转向了多元化的产业链营销模式;五是电影科技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体系转变,科技创新在优化电影产业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现。这一系列的巨大变革必将给中国电影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到2005年底,中国已拥有规模不等的电影制片机构100多家,年产电影260部,电视电影110部,还有一定数量的科教片、纪录片和动画片等;有3000多座专业影院,其中有1200多家现代化影院和2600多块银幕组建了36条电影院线;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已初具规模,数字影厅建设步伐加快;在广大农村有着3.5万个流动电影放映队;全国电影观众达十多亿人次;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天播出9部中外影片,覆盖了中国七亿多电视观众;电影后产品市场销售活跃,全国电影产业的综合效益增长较快,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加快产业化、数字化、现代化进程。在不远的将来,建立起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电影产业体系;建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电影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保障我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格局;建立一批规模化的现代电影企业集团和公司;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电影人才队伍;创作一大批满足广大城乡观众需求的优秀作品;在农村建立起公共服务与市场运作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基本实现广大农村一村一月看一场电影的放映目标。

当前,中国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推进的战略措施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努力为促进电影产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创作环境、市场环境、科技环境、政策环境和国际环境。

一要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尊重艺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大力培养年轻一代的电影人才,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机制和条件。大力推进电影产品和品牌的创新,形成多样化的电影产品结构,要更紧密地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创作出深受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优秀作品。要更好地实现思想性、艺术性与娱乐性、观赏性的完美结合,不断地提高艺术质量,提高影片的市场吸引力、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担当起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责任。

二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电影产业发展的依托在市场,市场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产品,竞争的实质是优胜劣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的自主发展、公平竞争,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和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大力培育新型的现代电影市场主体,创新体制、转换体制,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集团化改造步伐,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和部分外资投资电影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多元主体投资的格局。大力推进和完善院线制改革,扩大优秀影片进市场、进社区、进农村的放映活动;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规模化、规范化经营;积极开发城乡电影市场,推进农村电影试点改革;加快城市影院改造和建设的速度,不断提高影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加强市场管理,坚决打击电影盗版侵权行为,充分发挥中国电影版权保护协会的作用,与各国行业组织和各个制片方建立起协调合作机制,形成反盗版联盟,开展联合行动,切实依法维护电影版权。

三要营造良好的科技环境。电影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是引领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化必将成为电影发展的新的动力和新的增长点。数字制作与数字放映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电影品质,创造视觉奇观,而且可以大大改变电影的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拓展电影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服务领域,带动电影的体制变革、管理变革和产业变革。加快数字化发展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工作。我们要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传输和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改造电影的基础设施设备,加强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开拓数字电影市场,启动农村电影的数字化放映,实施资料影片的数字化修复工程,逐步优化产业升级。

四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科学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产业政策,是电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广电总局致力于强化政府的管理创新,不断建立科学高效的法制化管理体系。近几年先后出台了《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电影数字化发展的纲要》等新的政策措施。当前我们正在加快《电影促进法》的立法进程,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运营体系,进一步提高电影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五要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电影是在吸纳世界电影的进步成果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具有了空前的文化吸纳能力。2002年以来,我国政府认真履行入世的承诺,进一步开放了中国电影市场,积极参与国际领域的合作,形成了在开放中发展,在合作中发展的新局面,迈出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新步伐。实践证明,充分运用跨国资本、促进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借鉴国际经验,谋求国际化的发展,是中国电影产业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中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加强电影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始终坚持对内实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外维护各民族电影的个性化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国家广电总局鼓励各制片单位在海外举办中国影展活动,支持各国电影节的举办,利用各种平台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电影的互利共赢的合作。我们欢迎各国艺术家、企业家和各界朋友来华合作,共同推进在人才培养、合作拍片、科技创新、改造影院、打击盗版等各个领域的密切合作。鼓励在国际领域共同探讨电影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希望通过电影这个桥梁,不断增进中国与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增进我们的友谊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电影的繁荣发展。

中国电影的历史丰碑,是在全社会的支持下,由全体电影工作者用心血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正是因为中国有着一代又一代无愧于时代的优秀的电影艺术家和优秀的从业人员队伍,才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传统。在中国电影百年华诞之际,我们期望全国的电影工作者尤其是年轻一代,要向老一代电影工作者学习,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电影事业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积极投入艺术创作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大胆创新,不懈追求的艺术品格。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从新的起跑线上努力奔向新的100年。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伟大的时代必将产生伟大的艺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让我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的电影工作者紧密地携起手来,与各国的电影界朋友紧密地挽起手来,继续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在新的起点和新的高度上,勇攀艺术高峰,拍摄出更多更好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共同开创中国电影的新纪元,共同促进世界电影的新发展,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共同坚持到游戏的最后胜利——电影《罗拉快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