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成人仪式:权威意识与东方主义的殊途同归(1)(2)

2014-01-15 01:20
导读:影片并没有真正正面展开"澡堂文化"与"深圳文化"之间的叙事冲突,大明一直被安置在一个被动的观看位置上,他在影片中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性,
       影片并没有真正正面展开"澡堂文化"与"深圳文化"之间的叙事冲突,大明一直被安置在一个被动的观看位置上,他在影片中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性,他只是一个被教育者,他从来不可能有机会在影片中证明自己的选择和行为的合理性,因而,他如同我们所有观众一样,是通过看而成为了父亲和父亲所代表的"澡堂文化"的俘虏,我们被父亲的宽厚、被父亲的亲切、被父亲与周围人的和谐和睦、被父亲所代表的超功利性的东方人伦情感所感动、所征服,于是我们也同大明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恋父认同,也完成了对"澡堂文化"的认同。
       当我们完成这种认同以后,几乎和所有关于成长的影片一样,《洗澡》也采用了一个"继承"性的叙事转换策略,正如同当年《青春之歌》用卢嘉川之死来为林道静的成长、《红色娘子军》用洪常青的退场来为吴清华的成长开辟道路一样,当大明完成了对父亲的认同过程以后,老刘便在他一生所维护的"澡堂"的温暖的水中安然辞世,而最后大明和二明共同经营澡堂的情节,则是"文化继承"交接完成后的一次彩排:儿子们已经继承了父亲的精神遗产长大成人。从这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代老人对传统的眷念,而且也通过儿子对父亲的认同将传统塑造为现代生活温情脉脉的世俗天堂。
       "五四"时期,鲁迅曾经呼唤过用"幼者本位"来替代"长者本位"的文化,经过80年的循环往复,从父与子的冲突,到子对父的寻找,再到子对父的认同,似乎勾画了80年代以来中国主流文化的一个运行轨迹。在今天这样一个重新塑造新世纪"父亲"形象的主流文化氛围中,在这样一个处处充满了"弘扬"、"继承"、"回归"、"东方中心"等流行话语的氛围中,出现《洗澡》这样一部表达恋父认同、长者本位的影片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只是,这样一部将恋父过程叙述得如此从容自如、如此溢于言表的影片出自一位青年导演之手还是多少有些让人意外,而且影片将父/传统/西方与子/现代/西方的二元对立如此想象性地解决不仅在电影叙事中而且在文化叙事中似乎都显得过分简单化。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承认,无论是放到中国100年的文化过程中,或是放到中国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洗澡》都是一部世纪末中国父与子大主题中的一部耐人寻味的文本。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上善若水:传统膜拜

       "洗澡"离不开"水",但是在《洗澡》中,"水"却是负载了明确文化意义的符号。在影片中,当老刘回忆陕北缺水的过去时,插入了一个相当突然的陕北农民祈求雨水的画面,无论是画面造型或是秀儿、弟弟的人物设置,都使我们不得不联想到当年的《黄土地》,或者更准确地说,这一段落其实就是想让我们联想到《黄土地》。而在《黄土地》中人们所祈求?"雨水"渺茫无望,翠巧消失在黄河的滔滔急流中,憨憨仍然在绝望地期待,但《洗澡》中,人们终于有了源源不断(但隐逸了来源)的水,这水就是所谓东方的仁慈、宽厚、和睦、亲情,是一种以老刘和他的"澡堂文化"所代表的东方人伦。在《黄土地》中,"水"是一个悲剧性的期待,而在《洗澡》中,"水"则成为了一个正剧性拯救。《黄土地》中的西部造型被有意识地生硬地插入当代都市空间中,的确显示了张扬整合第五代的勃勃野心,那似乎是对第五代的一种消解:当年陈凯歌、张艺谋们沉痛地展示了中国农民祈?"水"的执着和愚昧,而这救命之"水"在《洗澡》中早已预备妥当,《黄土地》中那个逆人流而奔向新生活的憨憨已经得到了"水"的滋养。第五代的文化反省经过15年的演化,在《洗澡》中成为了文化回归。
       几乎可以说,影片中所有对"水"的赞美,其实都是对父亲、父亲所代表的"澡堂文化","澡堂文化"所像喻的东方传统的赞美,我们不仅在影片中看到了赫然醒目的"上善若水"的匾额,而且也一次又一次地听到人们对水的崇拜和留念,在一段同样生硬的插入段落中,老刘对儿子二明讲了一个关于西藏的故事,说湖水可神圣了,那是圣湖,"湖水不但能洗净身子还能洗干净他们的灵魂,治百病呀,所以这一辈子他们一定要到圣湖去洗次澡"。这一段的声音处理和画面构图,都使我们联想到冯小宁导演的《红河谷》中那段老奶奶讲述的关于长江、黄河等5个儿子的故事,他们同样都用水来作为中华文化时间和空间联接的中介。随着旧城市的消失,澡堂也即将被推倒,人们意味深长地表达着对"澡堂"之水的一往情深:"我担心哪,啊!一搬进那新小区,连个澡堂子也没有这上哪洗澡去呀,是不是?""你说那热水器,啊,一个人在那淋着,哪有在这儿泡着舒坦呢。"

共5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美国电视电影的发展与现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