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上河阳戏音乐的“俗”与“雅”

2014-03-08 01:35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论上河阳戏音乐的“俗”与“雅”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本文对阳戏的雅俗关系予以论述与分析,为研究、探
  [摘要]本文对阳戏的雅俗关系予以论述与分析,为研究、探索阳戏音乐与及传承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阳戏 雅俗 群众性 流传性
  
  一、“雅俗共偿”才有群众性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它特殊的地位。我国约三百个地方剧种中,都有它各自的地域特色,表现各自奋斗目标的风俗民情,正是这种各自的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编织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画卷。剧种与剧种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音乐,阳戏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广泛的地域性根源。沅水流域是一块居住看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与汉族杂住的地方,长期以来,各民族相互来往,生活习惯相互影响,苗歌、侗歌等各种娱乐形式深深地渗透到汉民族的日常文化生活中,随着历史的变革及社会、、文化的兴、衰、荣、枯,不断地新陈代谢,逐步形成和发展成雅俗共偿,通俗易懂,极富传唱、民歌性很浓的民间歌舞性剧种音乐,这就是今天我们听到的阳戏音乐。
  阳戏音乐优美动听,亲新活泼、朗朗上口,地方民歌小调特色十分浓郁。笔者有幸看到黑龙江省龙江剧院的演出,音乐感觉很深,引起笔者强烈共鸣,尽管从戏曲音乐审美角度来说,阳戏的很多声腔,还不够完美,曲韵浅显、歌味较浓、表演上也没有很大特色。这正是阳戏的“俗”才引来了近三百年“入人家演之”、“外教”世间阳人的繁荣历史。从某种程序来说,阳戏不能与昆曲、京剧以及湘剧高腔和本地的辰河高腔等“雅曲”相论,阳戏的声腔、表演程式、完整性等都处在不成熟阶段,但阳戏音乐的“俗曲”却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为阳戏音乐来自这块土地上生生息息的劳作大众的生活之中,阳戏音乐是他们生活的主弦律之一,是他们用以表达某种情感的手段,正是这种“俗”,她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在情感上与人民大众紧密融合,老百姓喜欢看,喜欢听,喜欢唱,这是阳戏音乐得以流传至今并仍然勃发着生机的主要原因。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上河阳戏音乐的生命力,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变革发展而得顽强的生存,时至今日,阳戏音乐在沅水流域特别是今怀化市各县区及湘西自治州城乡仍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尽管戏曲音乐史上有“雅曲”战胜“俗曲”或“俗曲”战胜“雅曲”的先例,尽管社会突飞猛进,各种形式的科技娱乐形式不断地冲击着戏曲音乐,戏曲也因为社会形态的改变而越来越受到某种势力的漠视,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俗曲”具备的时代性和广泛的群众性终将鼎盛一时。阳戏音乐的“俗”不等同于一般歌曲的“俗”,她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俗”,从某种意义来说,这种“俗”就是“雅”。因为只有真正“雅”的东西才能流传下来,才能在人民大众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这也许是“雅”与“俗”的辨证关系,阳戏音乐流传至今三百余年就是“雅俗共偿”最有力的注释。
上一篇:小议艺术的民族性和国际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