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略论中国洞经音乐的起源及流变特徵—一种多视

2014-05-02 01:30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略论中国洞经音乐的起源及流变特徵—一种多视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本文用多学科的视角,透视了中国洞经音乐产生的历史文
摘要:本文用多学科的视角,透视了中国洞经音乐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流变特徵,并对洞经音乐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肯定。这对推动与促进洞经音乐研究的深入发展,将有积极的作用。

引言

"洞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它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占有未可轻视的地位。对这项珍贵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最初是由云南巍山县洞经乐团1988年8月首次赴京展演而正式拉开帷幕的。他们的精彩表演引起了强烈的振撼和极大的反响。随後更由於丽江洞经乐团1995年9月和1998年5月相继到英国同挪威的展演,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巨大的成功。英国的《泰唔士报》等几家报刊发表评论,许多电视台争相录音录像,从而使联合国所属的教科文组织也正式将中国的洞经音乐列为"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挪威的展演还多次得到了国王的接见与热烈的赞扬!中国古老的洞经音乐也更加名扬世界!

更值得一提的是:洞经音乐的美妙旋律及其高雅悠扬的演奏技巧和风格,已经使酷爱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国音乐家李海伦博士深深陶醉。以至她从1991年起,连续几年来到云南深入调查,几乎跑遍了整个云南。她搜集了大批宝贵资料,并写出了颇有水平的博士论文。她说:"洞经音乐是中国的无价之宝,是打开中国传统音乐宝库的金钥匙。它确实很美,它不仅属於中国,而且属於世界。"

人们或许要问:既然洞经音乐如此珍贵,那麽它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诞生於何时?起源於何地?又如何传播到云南?甚至流布到缅甸……,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并探求其中的奥秘,笔者通过长期的调查,梳理今人成果,略陈管见,以供大家研讨。

一、洞经音乐的起源

"洞经音乐"是个珍贵而独特的古典乐种。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得名,并与文昌崇拜密切相关。探索它产生和演变的原因及特点需要哲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音乐学以及民俗学等多学科的合作。只有多视角的研究,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揭示它形成、发展的规律。中国洞经音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这些普遍广泛、紧密而复杂的联系中产生的。它有中国相应的社会、思想、文化、音乐和人才的丰厚积淀与背景为基础,还有充分而适当的生成条件为依据。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从历史的视角而言:中国自周秦至唐宋,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尤其是唐宋以来盛行的科举制度,更把全国的知识分子纳入了中举做官、修身治国的轨道。高官厚禄的诱惑与驱动,促使仕人举子皆把立身仕途作为毕生奋斗的最高目标。科举制度确为知识分子提供了飞黄腾达,荣宗耀祖的晋升良机。因而成了文昌崇拜产生发展兴旺繁荣的催化剂,兴奋剂和凝固剂。

从思想与宗教的视角来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唐宋时期,经济文化都有了巨大发展。唐宋皇帝竭力扶持道教,更使道教文化急剧发展。斯时,道教神灵已经大批产生,宫观殿阁遍布全国。著名道师层出不穷,道教经典如潮涌现。《白云观重修道藏记》称:"唐天宝间篡辑成藏,统曰三洞","统计183万44卷,天下颁行。"道藏中收集的《上清大洞真经》便为洞经音乐组织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从音乐的视角而言:中国也是世界上音乐发达较早的国家之一。唐宋音乐更加丰富多彩,辉煌灿烂。宫庭宴乐,祭祀音乐,民间音乐十分兴旺。武后一度把内教坊改名为云韶府,玄宗不但令道士,大臣进献道曲,还亲自在宫庭内设道场教道士"步虚声韵"。①步虚声韵即是道教特有的科仪音乐,它是道士朝真礼斗,赞咏上帝,行道啸唱的玉洞乐章。"步虚声"包括乐曲与唱词两个部份。乐曲颂扬虚空神灵仙境缥渺之美,唱词歌咏众仙万圣玄妙之德。约在魏晋南北朝时便已产生。"著名道士寇谦之早在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写出《老君音诵诫经》,制定了乐章诵戒新法。"②作为道士用音乐伴奏诵经的科仪。当时所用的"八胤乐"即为後世之"步虚声"奠定了基础。成书於五世纪的《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中收有《洞玄步虚吟》十首,即是道士最早在科仪中使用的步词。"③其体或五言、或七言、八句、十句不等。隋炀帝、唐玄宗、宋太宗、宋徽宗皆好之。"此时已有《玉音法事》之书辑录了唐宋道曲五十首。"④明代永乐年间则将若干道曲编成《大明御制玄教乐章》。元代以後,随著道教分为全真和正一两大流派後,道教音乐也分为"全真正韵"和"正一科韵"。成为道士早、午、晚三朝诵经以及做各种法事使用的音乐。特别是《玉皇经》於唐宋之际出现之後,道士即将谈演此经的道乐称为"钧天妙乐"。所有这些,都为洞音乐的产生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上一篇:探析德彪西《为钢琴而作》之“前奏曲”的和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