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议蒋孔阳“创造论”美学思想(1)(3)

2014-11-29 02:03
导读:他还说:“所谓客观的并不一定是指要存在于物的当中,作为一种物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列宁说:‘客观的=在我们身外的’。那就是说,所谓客观的,就


他还说:“所谓客观的并不一定是指要存在于物的当中,作为一种物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列宁说:‘客观的=在我们身外的’。那就是说,所谓客观的,就是独立存在我们的身外,不以我们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美,就是存在我们身外,而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1](P47)美的客观性就在于美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无论是黄河奔涌的浪花所迸溅的美,还是理·查德演奏《命运》那激动人心的旋律和音符所迸发的和谐美,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主观性很强的“艺术美”,还是客观性较强的客观的文化积淀的美,这些“美的各种因素也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转。这个中心是什么呢?这就是人。美离不开人,是人创造了美,是人的本质决定了美的本质。”[8](P160)在蒋孔阳美学思想中,无论是对美的历史性研究,还是对美的逻缉性建构,都融贯着一根思想主线,那就是由美和人的契合来谈美。一方面,侧重于向现实的人的提问,因为只有人才是美的真正拥有者,而人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呈现为一种历史的发展过程,并由此不断地显示出自我存在的现实性和有限性,从人出发走向美,正是要向人自我存在和自我创造进行追问,在追问中理解人在美的创造过程中所具有的自我提升和超越的力量;从美出发走向人,则侧重于向人的现实提问,因为人在本性上必然是自由的存在,人总是在自身的生活世界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在现实的人的世界中期盼着人的现实这一理想世界,换言之,人必然是审美的存在,美对人而言,正是以人作为审美的存在这一目标来揭示现实的人的存在境况,从理想性上阐释人最终拥有人的现实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马克思重视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认识价值与功利价值,但认为艺术魅力的真正所在不在这些方面,而在人的特定的审美心理;马克思对人的审美心理或审美趣味的理解,不光注重人所生存的社会环境,还注重人的自然史,人性的一般倾向以及人作为理性动物的心理特征和规律。马克思差不多是有意识地把人们引向人的特殊性的领域,没有介意唯心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所造成的困扰。在由美学而到具体的文艺创作中,蒋孔阳或强调作家的主体意识和客观的人格力量,或强调文艺创作的社会责任感及其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因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不满足于现实,他有理想,他要奔向未来,美是人奔向未来的彩虹,是不断追求的价值和理想”。[8](P35)这样,蒋孔阳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想,较为充分地说明了美对人类的必要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对一个美学家来说,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作为一个美学家的本质力量,关注人类的未来,在理想性上表达出人类审美创造的走向和目标,应该说是最富有人本性的追求。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人生领域,在哲学、宗教、伦理、艺术还是科学技术等领域,哪里有主体的实践创造,那里就构成认识论意义上主客相契的审美关系,那里就存在本体意义上的不同层次、侧面、品格的美。蒋孔阳不仅认为美在于创造,而且认为美学“恒新恒异”的理性精神与当代意识也在于创造,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创造美。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哲学视阈下的绿色之维——试从哲学层面思考郭因先生绿色
美作为存在的问题——海德格尔早期美学思想研究
上一篇:浅议中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1) 下一篇:没有了